轉眼,來到北門社大已經兩年半了,回顧2009年,發現這是一個很充實的年度。記得在剛進社大時,對於自己的期許是希望能夠找到自己感興趣、想發展的方向,然而,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我也逐漸發現,對於『社區』這方向,似乎是我一直想有更進一步接觸與瞭解的學習區塊。
或許是喜歡直接與民眾互動的感覺,在2009年時開始進行社區踏查,實際到北門區的社區裡與社區民眾互動,透過走訪社區角落、與民眾對話,充實了對於社區的概念與想像,讓進入社區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可以透過觸角的延伸,尋找社大與社區合作的契機。
曾經,在進社大五個月時所寫的學習不私藏裡提到,與大灣社區車鼓陣那群媽媽、阿嬤們的互動感動了我,我覺得這是一群想學習、也樂於學習的一群民眾,於是,在2009年初討論年度計畫時,就提出想與大灣社區合作提樂齡計畫的想法,正好這想法也與大灣王理事長的想法契合,然而經過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的溝通與努力,透過發放學習問卷、進行焦點座談、撰寫樂齡計畫書,最後,終於促成了這次的合作機會。
雖然樂齡計畫開始執行也不過兩個月,但我已深深感覺到,也許社區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他們其實是很有執行計畫的能力的,只是缺乏那位可以共同討論、激盪想法的人,因與大灣合作的樂齡計畫執行至目前為止,多數執行方向是由大灣社區所主導的,而其也能尋找相關可合作的資源,相互連結,社大在此計畫中所扮演的「陪伴、協助」的角色,也正是我們在經營社區時,自我的定位。雖然在陪伴社區的過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但這對在職場上仍算是菜鳥的我,也是我很重要的學習機會。
然而,我也在與社區接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仍然不足之處,有時會抓不到「媒角」,抓不到如何與社區對話、溝通的技巧,或者知道那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這也是我還需要辦公室同事從旁提醒或自己仍須多觀察的部份。
另一方面,除了社區的經營之外,2009年被賦予的重大責任還包含總籌98年學習成果發表會,這是去年年初進行工作分工時,主任認為我應嘗試去接下這分重大任務,而我也存著懷疑自己能力,以及擔心會搞砸的心情接下了它!整整98秋季班從尚未開學,我就不停思考著,成果發表該要如何進行才好?加上這次又須於戶外空間舉行,不再能套用以往的模式來進行,幸好,在所有夥伴們的同心協力下,也終於還算順利的完成了它!
而在課程的經營上,我也從以往容易不知道該如何與班上同學建立關係,到現在已可較為自在的與班級學員、老師有更多的互動,對於學員的熟悉度也已提昇,我發現,其實多到班上走動、多多關心學員與老師,他們也是很樂意分享他們的學習心得與想法的。
要把一整年的學習心得,濃縮於這份學習不私藏裡,好難。想當初,我只是一名剛畢業的學生,還不懂自己在社大裡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而主任也常對外的場合介紹說我是因為當時在北門社大實習表現十分優異,畢業後回到社大工作的。其實,我不清楚表現優異的地方為何?或者這是鼓勵我的說法之一?無論如何,我都覺得,在社大裡,我有盡力且負責的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與工作態度,而我也期望,在2010年,能夠有更好的成績出現。
分類: 04學習不私藏
北門社區大學對在地文化的思考與實踐
文/柳秀慧暨北門社區大學工作團隊 2010.01.08
北門社大的”在地”範圍與生活文化型態
台南縣北門區包含:北門鄉、將軍鄉、學甲鎮、佳里鎮、西港鄉、七股鄉,共六鄉鎮,區域涵括了台南縣的整個西海岸,不論地理位置或是資源分布均屬偏遠地區,居民以農漁業為主,係一農漁村型態之生活區域。
北門社大面對”在地”所做的自我定位
因此北門社區大學從成立之初,即已確認發展方向為打造一個「以支援農漁村社區發展為主體的、小而美的社區大學」。將自我設限為「小」,是因為我們很清楚衝高社大的學員人數並不是我們的目標,而是要把有限的資源用於在地社區。因此北門社大每位工作人員均很清楚社區組織經營之工作(回應地方需求,提升社區發展)是北門社大之發展重點方向。
因此若問北門社大是否可以加強和在地文化的連結,其實北門社大早已是與在地密不可分的關係,若脫離了與在地的連結,北門社大亦違背了當初創校的理想。
閱讀全文 “北門社區大學對在地文化的思考與實踐”
2008學習不私藏-美鈴
隨著972學期接近尾聲,工作的心情卻依舊無法打烊休息,回頭看過去一年,好像一直在忙,到底忙了些什麼,心裡的疲累卻遠大過於身體的奔忙。將今年做個總整理,記得年初參加社大十年,聽了黃武雄老師一段話一直很感動『勾繪這些願景,就當它是作夢吧,談這些無非是想讓年輕人用另一種心情,認真的來經營社區大學,也經營自己。』這無非也是讓自己在面對種種瓶頸時可以安慰的話,作夢的力量是支持我在這個領域不斷努力的動力,在工作即將滿四年之際開始有些動搖,因為有些事情不再那麼有趣了。經費縮減的情況下,工作人員疲於為這些結案找到出口,許多的專案到最後也只能因應計畫時間趕緊結束,同時也遇到爭取資源而消耗人力的情形,常開玩笑的說,我也快被消耗光了。
96春季班結束的時候寫了一篇自己的課程觀察心得,現在拿出來看還有當時的期待,有些心境隨著時間或許成熟了,但有一句話不管在校內課程經營還是社區或其他專案上都還是一樣的信念『停下來,才看的到好風景』,我們連時間都不夠用了,哪有時間沉澱呢?哪有時間去看別人在做什麼、需要什麼?我們在這些分裂的塊狀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今年突然有個念頭,想要請辭農村專員這個位置,我很難說明這一年我在農村議題有什麼好的發展或是建樹,年初談好想要做的事,漸漸被大案子稀釋掉,到現在也還為了結束在努力,努力鼓勵學員撐下去,每每聽到學員說:「下次不要再幫我們安排這麼多課程了,要動員同學來上課也很累」、「我們上得好累呀」,不免反問自己,這真的是我們的好意嗎?或許是時間的問題。身在農村裡,大家都是農村的一員,不應該只要跟農村掛上名的都有所歸納,這樣發展下去,議題永遠都只能是專案而找不到一個深化廣化的發展脈絡了。
回到課程來看,這學期負責的課程都在計畫中進行著,每個班級也都有良好的互動,特別是班代的部份,很感謝這學期的班代都能積極參與,經營班級除了找到一個對話的窗口、領導人之外,怎麼去培力或陪伴這群人也是很重要的,未來還是可以繼續這個部份,這是對課程的經營也是對學員的經營。老師到辦公室來簽到依舊是了解課程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是要花多少時間跟老師對話也是要注意的,許多時間都在忙於手邊的工作中過去了。最近,水彩畫陳老師來辦公室時提到了對學校班級的氣氛沒有感到溫暖,連基本的招呼都很疏離,這或許是老師經營的方式、或許是課程的屬性、或許是同學們的個性,更或許是我們的參與不夠。
從去年開始接觸社區劇場,也協助辦理了社區劇場社區示範點的課程與種子師資的實習,在這之間獲得了不少:不同領域的夥伴、另一種培力自己的能源以及發現社區可以運用的經營方式,在送計畫當下認為社區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了,只是,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同一社區執行兩件案子),而這也讓我重新檢討與社區的對話及互相理解是否還不夠。從滿心期待與這群社區媽媽有新的火花,到看到他們疲累的身軀神情及要應付結案的時間壓力,這真的是我們要的社區經營嗎?不過,時間是會說話的,這段為了結案的日子,社區媽媽幫了不少忙,這樣的信任與相挺也是建立在這幾年的陪伴而來。
未來,希望回到我們自己想要發展的部份來做,北門區的田野調查、與各社區的關係建立、議題融入社大發展主軸、深化或廣化的社區經營,調節自己的腳步,才不會跑了又累又喘。
2008學習不私藏-秀慧
2008年正式重回職場,也重回北門社大。一開始是單純的協助秀娟的工作,但這是快速變動的一年,措手不及下就接了主任的位置,生活陷入忙碌緊湊之中。角色的轉變,也意味這人際關係的變換,需花時間去外界建立關係,尋求北門社大的資源連結,這是自己很不擅長也很抗拒的部份,卻必須硬著頭皮去做的(秀娟說我是獨善其身的人,的確是),或許應該放鬆自己來看待與外界關係的建立,畢竟人跟人之間不應該太用力、太勉強的。另一方面與辦公室夥伴之間的關係也在轉變,但似乎還未找到一個讓彼此都能較自在的互動方式。2008年承接了太多計劃案,導致辦公室人力幾乎花在結案核銷上,而未能好好思考如何利用計畫案發展自己想做的事。明年如何擺脫資金不足的焦慮,只做有益的計畫,是必須認真面對的。
找出2008年2月時,年度計劃討論時的記錄,對自我的期許是:「協助每位工作人員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標,做好辦公室整合,讓工作團隊的運作更緊密、順暢;與美鈴合作農村議題,加強北門社大的農村操作。」這時的年終回顧,看起來是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的。當初認為大家在社大已工作有一段時間,應有自己想發展的議題,想實踐的目標。但這一年下來,大家似乎未完全意識到自己要從過去秀娟帶著往前衝的角色,轉換成要自己找目標說服別人一起做。團隊運作時,是否有在注意夥伴可能需要協助,積極主動補位。規劃工作時,是否自己埋頭苦幹,沒想到要找夥伴一起合作完成。在這一年必須承認並未把團隊工作推上軌道,或許是時機還未成熟吧。農村議題操作到最後,好像變成各做各的,明年該議題勢必會繼續操作,但要如何轉化,又牽涉到聯合提案的規劃,參與人員及方式是該重新調整了。
社區的參與是一定要繼續的,這一年對社區並未再作積極的發展,明年度有無可能把社區較積極的朋友找來一起聊聊,社區怎麼看待與北門社大的關係,未來還有哪些合作的可能性,尤其在社區議題的參與上。海岸議題是一定要繼續的,而佳琪表明願意跳下來做,其實為社大減輕了很多負擔,只是未來的關係是什麼,這是應該要先談清楚的。
課程規劃一直是北門社大在評鑑時,被認為最弱的部份,社區發展與課程的結合是我們唯一能突圍的主力,以北門社大的學員數要做到結構完整的課程設計是不太可能的。但為了評鑑委員的要求,是否要設立課程委員會,是我們該決定做不做的時候了。
校內師生經營,我們做了哪些事呢?唯一想到的是推動自主性社團的成立,但自主性社團不應該是我們面對難搞的班級的解套方案,這應該是社大經營師生的最終目標。除了推動自主性社團外,我們還可以有什麼更積極的作為嗎?
2008學習不私藏-湘怡
進社大五個月來,心中有道不盡的話語,對於生活環境的改變、對於社會角色的變化以及對於自我的期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然而,我也不斷在自我的衝突與矛盾中,試圖尋找自己的目標與出口…
我承認,在剛進入社大的那段時間,我沒有調適好自己的心態,總以為自己還是個學生,還沉浸在學生那種安逸的生活。直到阿美辭職,社教體系的工作換我接手,執行的過程中我開始不斷質疑自己的能力,許多別人做起來似乎是很容易的事,怎麼換到我手上就是無法做的好?看著週遭的夥伴都有他們擅長的部份,而我呢?我擅長的事情是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我陷入了低潮,我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我以為讀了成教,來到社大是理所當然的事,事實上,比起其他人我還差的很…
記得有一天我很沮喪的跟主任說:「我覺得自己沒有專業的地方,覺得自己有很多不懂的事情,是不是剛開始工作的人都比較會胡思亂想?」,那天主任跟我講了許多,也講了一句讓我反覆思考的話:「要回歸來問自己這情緒是怎麼來的?是自覺不如人嗎?不如誰?這個誰有什麼是我該學或想學的?或者是因為被嫌棄?被嫌棄的具體事項是什麼?自己是哪裡有問題?該怎麼改善?」,這句話不斷出現在我腦海,我開始思索著,究竟我這情緒是怎麼來的?我想,是對自己的要求太多,但真正去檢討的太少所致,所以才一而再的陷入死胡同裡。
這些日子以來,我從大家身上看到許多值得學習的部份,主任做事的積極態度、思維,瑩潔對社大整體的掌握、財務的管理,美鈴認真的經營課程、社區,文凱的沉穩與專業,以及嘉雯的細心…等等,都是我要再加強的部份。另一方面,因為社教體系的關係開始與社區有所接觸,大灣社區是目前為止接觸最為頻繁的,當真正走到社區,實際與社區居民接觸,才能夠真正了解當地的學習需求與問題,與社區之間的情誼就是透過一次次的接觸、談話而建立,上次推薦大灣民俗藝術團獲得教育部學習小故事典範的授證,碧緞私底下不斷向我道謝、把功勞歸在我身上,幾位車鼓陣阿嬤還一起合送我小禮物,我沒想到小小的付出居然得到如此大的回應,我真的很感動…
未來,不僅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我也要摸索出自己的興趣所在,對班級的經營也要投入更多的心力,這學期我在負責的班級上並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只做了學期初佈達注意事項以及學期中課程拍照紀錄而已,實在不應該。過了一個學期,我對工作內容、自我定位以及應有的心態總算調適過來了,開始工作之後才真正了解學生生涯的可貴,以前不懂得好好把握求學階段多接觸些東西,實在很懊悔,現在很開心能如此幸運的加入這個團隊,讓我有機會在自己的本業上繼續學習,也很感謝夥伴們不吝惜的指教,我期許自己能在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上不斷茁壯、成長,不當別人口中七O年代的草莓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