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湘怡
學員吳勝元分享學習歷程與成長 |
邱英洋老師給予分享者回應 |
何青蓉教授回應老師及學員的分享 |
以學習的陽光,曬出智慧的結晶。
文:黃湘怡
學員吳勝元分享學習歷程與成長 |
邱英洋老師給予分享者回應 |
何青蓉教授回應老師及學員的分享 |
文:學員鄭淑清 圖:北門社區大學
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在2010年5月16日辦了一個「南瀛鹽景探幽」活動,簡介上寫要藉由實地踏勘,認識鹽田結構,體驗鹽田文化,而且行程中包括了台區、中寮、頂山、青鯤鯓、馬沙溝、中洲、井仔腳、舊埕到蚵寮等地的鹽場,等於涵蓋了整個北門區。說來慚愧,身為鹽分地帶的子民,但對本地的鹽田文化所知其實相當有限,從小感覺好像就是七股和北門有鹽田而已,哪會有那麼多鹽場可看?基於一份好奇,又見有鹽鄉文史工作室的專家許献平老師講解,便報名參加了。
從早上8點半集合出發,到傍晚近6點結束,這一整天下來,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台灣有這麼一頁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鹽業歷史!很感謝許老師,從頭到尾、不厭其煩、鉅細靡遺的,把所有和鹽業相關的事物,從歷史背景、鹽田結構、作業工法、曬製程序、道具寮房、採集運輸、到鹽工、鹽警、鹽官的行政體系全都一五一十的做介紹和解說,我既佩服許老師的博學廣識,更敬重他的耐心和熱心。他說南瀛鹽景可介紹的點至少有200個,今天只能安排幾個景點,但是因為他介紹得太仔細了,連安排的景點都無法悉數跑完,實在是太遺憾了!
北門社區大學98年秋季班代會議有別於以往在室內空間舉行,今年我們邀請班代一同至社大的戶外社團課程-「有機農業社」參觀。有機農業社於97年由課程轉為自主性學習社團,自發性的討論課程內容促使學員們得以凝聚共識並各盡所能讓彼此成長。
田園景致的農村教室因為班代的參與在炎炎夏日中,更增添生氣。簡易貨櫃屋與鐵皮搭建的遮蔽場地是此次聚會的室外開放空間,空間雖有些擁擠,卻顯得更熱鬧更能親近交流。有機農業班學員準備簡報和照片想與大家分享經營有機農業班轉型為社團一路辛苦的過程,至今也慢慢漸入佳境的發展歷程,但礙於室外空間採光太充足無法投影,只能改以筆記型電腦播放。
海岸環境的變遷是北門社區學關注的議題,自96年起,北門社區大學結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南縣七股海岸保護協會等單位在七股濱海地區進行護沙和淨灘的活動。除了外地的志工外,我們更希望全校的師生能有機會進一步瞭解社大在推行的工作,因此舉辦濱海生態趣遊,希望經過簡單的行程介紹,能使學員對海岸環境的變化有一個基本概念。
前幾天到學甲大灣社區去,告知社區民眾及理事長社大要辦南瀛濱海生態趣遊的活動,沒想到,才隔個幾天,理事長就說已經有三台車的人要來參加了!
閱讀全文 “南瀛濱海生態趣遊~七股趣”
( 文/ 陳嘉雯 )
971北門社大開學囉!開學第三週,確定各班班代後,就是社大和班代交流的時刻了。不同於以往的室內靜態交流,今年北門社大讓制式的班代會議更多樣化,同時也能吸引更多班代參與,改變舊有的形式讓班代會議變得豐富。採番茄是今天班代會議中最精采的時刻,大家似乎也這項活動抱持高度熱忱。還在教室內佈達班級事項時大家已經蠢蠢欲動想往田園奔跑了。
班級經營除了老師課堂上的交流互動外,班上同學間的學習分享也是重要的一環,班代常常就是可以整合班級理念的靈魂角色。很重要的一點是,班代不是什麼事都攬在自己身上,班上的其他學員都是很好的幫手,所以適度的將工作和學員們一同分擔可以讓每位學員都能有參與感。還有另外兩項很重要的事也需要班代的配合,那就是每個學期需要學員填寫的問卷調查及學習不私藏。學習問卷為的是掌握教與學狀況,讓學員的將學習上所面對的問題提出作為教師教學上的參考;而學習不私藏則是期待學員不吝嗇得將自己在學習經驗與成果有一完整之記錄與分享,課程快結束之際會將不私藏用紙請學員以書寫、畫圖或照片呈現。所蒐集得學員學習分享都是社大寶貴的資產。
副主任請班代每兩人一組自我介紹,再將對方介紹給其他人認識,有趣的一點是,藉由這樣的認識方法,班代們可以互相了解各自選修的課程,在介紹時也可以用旁觀者的角度增加課程所具有的精彩性並且在認識後都表示下學期有機會一定要試試對方所上的課。
接著大家開始往社大開設的有機農業實作班所耕種的田地出發,體驗親手摘小番茄的樂趣。大家手上各拿塑膠袋將藤蔓上成熟的番茄一一摘下,小朋友、大人忙著在田園裡彎著腰將眼前紅通通的小番茄摘入提袋內。有的學員將沾了泥土的番茄直接往身上一擦就往嘴裡吞,直說好甜好好吃,看來有機農業實作班學員辛苦的耕作得到很好的收穫喔。大約半小時的採收後每個人手上提著滿滿的一袋番茄,滿足得回家享用親自摘下的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