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娟2008.10
學習,從來不局限於教室內,也不應只是透過文字。因此,由兩本書而產生興趣、疑惑的一群關心農村發展的青年,經過多次的內部與聯合讀書會,決定要親炙孟加拉脫貧百萬人口的葛拉敏銀行(GB)組織,以五感及現地參訪來取得第一手資料,看是否能從GB藉由資本主義金融工具來達到社會改革目標的過程,為台灣具有社會運動精神的非營利組織的走向與組織運作找到不同的映證,或者,獲得更多的反省。
在多次的讀書會中,以及主動邀請GB的副總經理來台辦理論壇中,我們與農民、研究合作經濟組織的學者、銀行從業主管共同討論:GB透過微貸,為農村窮人脫貧的組織運作是否有台灣可學之處。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從業人員指出,台灣銀行業提供更多更多元的金融產品,但失去了銀行員為顧客經濟發展服務的專業倫理,所以,GB值得台灣銀行界學習的是為窮人服務的組織精神。而學者則指出,台灣的合作社制度可以提供GB的服務與社會企業目的。而GB這樣一個為窮人脫貧而服務的組織,能夠發展成如此規模,為農村提供數萬青年人力,並且像會跳舞的大象般能經歷內部重大變革,這些面貌與成就則魅惑著我,讓我渴望了解更多,並且希望透過了解而對我在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工作有所助益。
這趟參訪之行的旅費對台灣農村青年而言是高價的,但正因為已進行多次讀書會的探討,幾個組織都願意投入時間及經費訪孟;至少,身為組織的領導幹部,我希望能 為青年工作者提供這趟參訪機會。而訪孟之行的規劃者,曾育慧和及夫婿康穆吉先生,在實際參與我們的讀書會與論壇之後,深入了解我們這群青年的參訪目的不在 學術研究,也不在複製微貸計畫,而在社會運動精神如何在非營利或營利組織工作中被延續與實踐,所以為我們在GB之外,特別安排到孟加拉建國後第一個非營利組織GK參訪,讓我們透過兩個組織的比較而獲得更多想法。(關於GB與GK兩個組織的觀察與比較,可以參考參訪記錄及檢討記錄。)
閱讀全文 “做為2008青年訪孟加拉微貸組織行之業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