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2008青年訪孟加拉微貸組織行之業師


鄭秀娟2008.10

學習,從來不局限於教室內,也不應只是透過文字。因此,由兩本書而產生興趣、疑惑的一群關心農村發展的青年,經過多次的內部與聯合讀書會,決定要親炙孟加拉脫貧百萬人口的葛拉敏銀行(GB)組織,以五感及現地參訪來取得第一手資料,看是否能從GB藉由資本主義金融工具來達到社會改革目標的過程,為台灣具有社會運動精神的非營利組織的走向與組織運作找到不同的映證,或者,獲得更多的反省。

在多次的讀書會中,以及主動邀請GB的副總經理來台辦理論壇中,我們與農民、研究合作經濟組織的學者、銀行從業主管共同討論:GB透過微貸,為農村窮人脫貧的組織運作是否有台灣可學之處。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從業人員指出,台灣銀行業提供更多更多元的金融產品,但失去了銀行員為顧客經濟發展服務的專業倫理,所以,GB值得台灣銀行界學習的是為窮人服務的組織精神。而學者則指出,台灣的合作社制度可以提供GB的服務與社會企業目的。而GB這樣一個為窮人脫貧而服務的組織,能夠發展成如此規模,為農村提供數萬青年人力,並且像會跳舞的大象般能經歷內部重大變革,這些面貌與成就則魅惑著我,讓我渴望了解更多,並且希望透過了解而對我在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工作有所助益。

這趟參訪之行的旅費對台灣農村青年而言是高價的,但正因為已進行多次讀書會的探討,幾個組織都願意投入時間及經費訪孟;至少,身為組織的領導幹部,我希望能 為青年工作者提供這趟參訪機會。而訪孟之行的規劃者,曾育慧和及夫婿康穆吉先生,在實際參與我們的讀書會與論壇之後,深入了解我們這群青年的參訪目的不在 學術研究,也不在複製微貸計畫,而在社會運動精神如何在非營利或營利組織工作中被延續與實踐,所以為我們在GB之外,特別安排到孟加拉建國後第一個非營利組織GK參訪,讓我們透過兩個組織的比較而獲得更多想法。(關於GB與GK兩個組織的觀察與比較,可以參考參訪記錄及檢討記錄。)
閱讀全文 “做為2008青年訪孟加拉微貸組織行之業師”

孟加拉行後感-原來不是所有的權利都是「理所當然」的

 
原來不是所有的權利都是「理所當然」的
—孟加拉行後感—
◎文/柯宣竹


孟加拉,Bangladesh,記憶中它只出現過在高中地理課本上,一個讓我覺得陌生到不行的國家,而她也從來沒在我的「出國旅行」名單之列。因為一本書,讓我很想到這「很窮」的國家去看一看。

五月底,在北門社大舉行《窮人的銀行家》讀書會,有人為尤努斯教授打造無貧世界、一步一腳印的精神所感動、有人好奇葛拉敏銀行如何訓練員工進入鄉村與窮人一起解決貧窮問題、有人想了解婦女被培力的過程……,而我,其實想得很簡單,除了想見識這個陌生國度不同文化之外,我想實地去看看這個國家究竟有多窮。

書中提到,孟加拉喬布拉村42戶人家因為沒有27美元,陷在貧窮的泥淖中無法翻身。27美元折算下來,不到台幣一仟元,平常買件衣服、三五好友吃一頓飯…,花費可能就超過這些錢。「孟加拉有8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這樣的數據及書上描述的狀況對生長在還算富裕的台灣的我來說,根本無法想像也有點難以置信,所以我想實地去走走,去看看這所謂的「未開發國家」究竟如何。我想這些人一定是太窮、太苦了,也許就像台灣話形容的那樣:「窮得快被鬼抓走了」,才能激發出強烈的脫貧意志;只要有一丁點機會,他們就不會輕易放過!
閱讀全文 “孟加拉行後感-原來不是所有的權利都是「理所當然」的”

GK參訪記錄


參訪主題:Gonoshasthaya  Kendra
參訪時間:2008年9月25日
參訪地點:Savar
參訪紀錄:張瓊齡

參訪GK紀要:
Let’s go to the village to build the village.
「為了打造鄉村,讓我們走入鄉村吧!」這句話是GK的slogan。

9月25日是齋戒月結束前最後一個星期四(相當於伊斯蘭教徒的週末),我們在這一天參訪了GK(Gonoshasthaya  Kendra,意即:人民健康中心)。

GK原本在獨立戰爭結束後,想繼續延續野戰醫院的角色,繼續治療為數眾多因戰爭受傷的自由鬥士,但戰後成立的新政府官員,並不希望「孟加拉野戰醫院」這樣的印象繼續延續,尤其在醫院前頭掛上「孟加拉」,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官辦的機構。GK的創辦者決定延續原初照顧窮人健康的使命,當時的總理也就是孟加拉的國父,讓醫院照顧的患者提出三個名字,最後經由與GK工作人員的討論,把Gonoshasthaya  Kendra的名字定案了下來。

GK的總部位於Savar,1972年4月剛開辦時,幾頂軍用帳棚就是整個院區,如今整個園區裡頭有醫院、藥廠、木工廠、鐵工廠(及展售處)、印刷廠、醫學院、縫紉部(及展售處)、食堂、小福利社、管理委員會(有當地民意代表參與,凡醫院發生病人死亡案例,管委會則針對造成病患死亡的各項因素提出探討。) 這個園區的大部分土地都是來自於某大家族的捐贈。

在園區的另一處入口,有一座專為2000年The People’s Health Assembly舉辦的會堂,是GK為這次國際大會專門蓋的,裡頭擁有可容納1000-2000人聚集的大會堂,以及可供300人住宿的宿舍。這個地方也是鄰近地區遭逢天災時,GK的救援物資集中處。為因應糧食及物價不斷上漲,GK在幾個月前即針對員工平價提供米、油、馬玲薯、豆仁等四種最基本的民生物資,我們參訪時,正好也看到工作人員在分裝這些物資。在這個園區裡頭,也有GK所建設的小學校園,據了解,GK在孟加拉建立了250所小學。
閱讀全文 “GK參訪記錄”

參訪葛拉敏總部與國際部經理對話

參訪主題:Visit Nobel Peace Center
                   Presertation on Grameen Bank
                   Review Discussion with GM Training & International Program
參訪時間:2008年9 月23日
參訪地點:Grameen Bank(Dhaka)
參訪紀錄:鄭秀娟

在三天的鄉村參訪之後,我們來到葛拉敏銀行位於首都達卡的總部辦公大樓,先行參觀尤努斯教授和葛拉敏銀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一樓展示藝廊,以及該銀行的八樓的宣傳展示中心(有多媒體式的紀錄片不斷連續播放)。近午時分,我們與訓練及國際部門經理(chief of International Program Department:Mr. Ratan K. Nag)進行參訪後的問題討論。在經理到來前,我們先看GB的自動播放式PPT簡報,該簡報附有相對應的圖文動畫及錄製好的旁白,是台灣NGOs值得學習處。

由於這個問題討論是我們與葛拉敏銀行最後接觸的機會,我們一行人於前一晚即已擬妥準備提問的問題。

問題與回應:

1.是否有借款人後來又變成極窮者?
Answer: GB有做評估調查,借款人有六成脫貧,每三年根據十項指標做差異調查。

2.對眼科醫院與學童教育的安排目的為何?是因這是新的計畫?或是和社會企業有關係?
Answer: 眼科醫院本身即是社會產業;教育計畫開始時,原則是自給自足不求營利的計畫,目前是朝社會產業發展中。

3.太陽能板已使用十多年,日本公司的二十年保證期限即將到來,建議GB姐妹團體對回收處置的高科技的污染應嚴肅討論。
Answer: 將傳達此建議給能源公司,會再用email回應給我們。此外,目前蓄電池已有村民進行回收與處理。
閱讀全文 “參訪葛拉敏總部與國際部經理對話”

葛拉敏眼科醫院參訪記錄


參訪主題:Grameen GC Eye Care Hospital
參訪時間:2008年9月20日
參訪地點:Bogra
參訪紀錄:謝美鈴

莫約下午一點半,來到今天參訪的第三個GB姊妹企業─眼科醫院。

進入醫院,依循指示在入口必須先脫鞋,感覺就要進入一個令人安心的就醫環境,整個環境是很清幽的。入口的右手邊是醫院的眼鏡部,提供需要的病患方便配眼鏡。接著,大夥兒被引領到醫院的掛號櫃檯,掛號處的護士使用電腦建立病患資料,這套電子病歷系統是從印度知名眼科醫院提供而來。比較特別的部分,在孟加拉看病,一般是由病人自己保留病歷,眼科醫院則將病歷保留,只發給病人掛號證,就如同台灣醫院診所的處理方式。

穿過走廊,診間整齊的坐落在這棟建築的左手邊,接待者簡單的介紹診間,診察室不大,乾淨有條理,看到的大部分是檢查視力的設備(由於家裡開設眼鏡行,這些機器看起來格外熟悉親切),另外包括眼壓檢查室及白內障患者使用的檢查機器,最最特別的是設有一間「心理輔導室」,由於病患得知自己需要開刀時難免會心生慌恐,特別是眼睛的手術,更有某種程度的害怕,醫院特別為需要開刀的病患安排心理輔導,讓他們可以安心接受手術,及早完成治療。診察室的門上都有標示是哪位醫師看診,並列出醫師的學經歷,這也是讓病人安心的一種做法。而這裡的眼科醫師大多學自印度。

Grameen GC Eye Care Hospital成立於2007年11月,是一棟兩層樓的新式建築。在孟加拉許多的疾病中,GB選擇首先成立眼科醫院的起因來自尤努斯教授的重視。其一,孟加拉學童因營養不良的之故普遍視力不良,且不容易注意到這部分的問題,這些情況容易引發日後失明的可能。其二,孟加拉老年人患有白內障的情況嚴重,且盲人工作不易。透過GB的巡迴小組到鄉村去推廣視力醫療的觀念,讓孟加拉的民眾對於視力保健及眼疾就醫的觀念提升。根據統計,眼科醫院平日患者約150名,其中10%患有白內障。適逢齋戒月,醫院的病患並不多,住院的也寥寥無幾,跟台灣人一樣,誰都想回家過年。

新的醫院給人乾淨安心的感覺,這樣的感覺之於身為台灣人的我,卻不知道孟加拉真正需要醫療的窮人是不是無恐過於”高級”環境的醫院,深怕負擔不起,眼科醫院提供了給窮人優惠甚至是免費的服務,還需要透過宣導讓更多需要的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