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5 護沙監測

文:蔡文凱   圖:蔡文凱

時間:2010/9/15  10:15
天氣:晴朗,有風,太陽很大
氣溫:攝氏33度
風向:北北西
潮汐:退潮中(11:00退到最低)

氣象資料來源
中央氣象局潮汐預報 http://www.cwb.gov.tw/V6/index.htm
南部氣象-即時觀測(氣溫風向溼度等等)  http://south.cwb.gov.tw/Obs/frindex.htm

測量沙洲高度:(單位公分)
1-1:97          8-1:173
1-2:75          8-2:140
3-1:87          原5:59
3-2:129        原6:164.5
5-1:56          縣1:125
5-2:85          縣2:117
7-1:135

雖然前陣子下了一些雨
沙洲低窪處還積著水
但是秋天的太陽還是一樣的毒辣
在沙洲幾分鐘就快脫水了

今天進行護沙監測、Gps定位和海費監測等三樣工作
成員共有6人,分成兩組進行。
今日預計要將GPS定位的工作完成。

七股燈塔
一早已經有很多釣客來這裡報到
燈塔旁邊還留有雨後的積水

定點拍照
固定的地點拍照,紀錄四周景物的變化
正好遇到退潮
浮出一片灘地
位於沙洲和離岸提之間的水域目前正在淤積中

頂頭額汕北端的護沙工程
小小的工程設施還是有它的用處
利用竹子編成圍籬減小海浪對沙洲的破壞
雖然無法完全保護沙洲
但還是減緩沙洲的流失

2010.08.16多摩川河畔&財團法人水岸整備中心紀錄

文/圖:李翊瑄

        原本是要去奧多摩車站,因車程時間因素而改至東京市郊多摩川河畔的田園調布,這反而也讓我們看到城市水岸邊的另一面。

<丸子橋>

        來到連接東京都與神奈川縣的丸子橋邊,橋下多摩川河畔邊有些許居民悠閒在釣魚。不過看到垃圾就好像發現新大陸,原來日本也是會亂丟垃圾阿。

<丸子橋下>
<垃圾>
     

閱讀全文 “2010.08.16多摩川河畔&財團法人水岸整備中心紀錄”

日本川人街-河川營造見學之旅小感

文:李翊瑄/圖:社造學會陳憶潔

        相隔十個月,又再踏上東京的土地上,此行是因為一場川人街讀書會,而有了此次日本河川營造見學之旅。行程除了實地拜訪書中案例點外,也特別安排了與財團法人水岸整備中心及鶴見川流域中心的座談會,讓大家能多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是很難得的機會。

        上次到東京,幾乎是在地面上(道路)或是地面下(地鐵)走動,從沒想過原來有多條河流在東京街頭中流動,河川上座落著連結道路兩端交縱複雜的橋墩或鐵道。這是,在高速公路上看東京的第一印象,水環繞著東京。

        從東京近郊的田園調布丸子橋邊,意外發現到六鄉用水遺跡;利用處理過的污水營造出現今美麗的北澤川綠道;在隅田川遊河尋找超級提防;和River City 21高樓大廈成反比卻讓人感到驚喜的佃島小漁村;這些在市區的河川營造大多屬於景觀營造,而有關於居民參與部分可能只在施作細節討論才會出現(如:北澤川綠道),或是讓居民日後能更親近水的想法。

閱讀全文 “日本川人街-河川營造見學之旅小感”

日本川人街見習之旅心得 -陳嘉雯

日本川人街見習之旅心得           文/陳嘉雯             圖/陳嘉雯、李翊瑄

      日劇裡,常看到河岸和居民的關係呈現緊密及親近。運動員在河邊練球、慢跑,小朋友在河堤寫生,情侶漫步在河岸邊…在日本,河水和人的關係是那麼親近。所以在第一次去日本旅行時,就將鴨川當作一個景點。果真,夏天的午後,許多人坐在鴨川岸上喝著啤酒、聊天。多希望我的家鄉也有這樣的景象-和河流親近。而這一次到日本,是真的去參觀日本的河川營造,實地探訪了我們在川人街讀書會中所看到的河川整治現況。

     這次拜訪了東京的田園調步的六鄉用水設施、財團法人水岸整備中心、北澤川綠道、隅田川、River City 21th、佃島;新橫濱的鶴見川流域源流、鶴見川流域中心及靜岡縣三島市的源兵衛川等地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佃島及最後一站源兵衛川。

     佃島原是一個小島,在海埔新生地生成後與本島連結。多是關西大阪的漁民遷移的居民。
     在東京這個大城市,竟有一處小小的生活空間是可以非常悠閒的過生活。小朋友在停靠漁船的小港口上的橋釣魚,傍晚的時候有人散步、有人在公園內玩耍,還有一區車子禁入的區塊,以免干擾小孩玩遊戲。最高只有三樓高的建築物和飄著菜香味的小巷弄。相較旁邊的River City 21高樓住宅區,這個小地方親切許多,路過的歐吉桑還認真的為我們介紹地方特色景點。衝衝忙忙走過這個社區,看到了老舊的店鋪和樸實的生活空間。聯繫生活的河水,也是清澈的不得了。

閱讀全文 “日本川人街見習之旅心得 -陳嘉雯”

日本川人街見習之旅-北澤川綠道、隅田川、東京觀光船

川人街日本的河川營造學會見學之旅 2010.08.15~08.19    文/陳嘉雯

紀錄日期:2010.08.17 星期二
參訪地點:東京世田谷北澤川綠道、隅田川、東京觀光船

.東京世田谷北澤川綠道

        當天的第一站,東京世田谷北澤川綠道參訪。遊覽車從大馬路開向以住宅區為主的小道路中,不久車子在代沢せせらぎ公園對面停車場讓大家下車。公園內有草地、樹等綠色景觀,公園的旁邊還有一條流動著的乾淨小溪流,此溪流為北澤川。

        帶領大家解說導覽的為北澤公園管園管理事務所的真野義一郎先生及佐佐井先生。真野先生看到此川人街參訪團以女性居多時非常驚訝,因為在日本仍然有男尊女卑的觀念,因此團體的幹部主要仍以男性為主,他們認為如果這個社區是以女性參與居多,那這個地方一定經營的非常好。同時因為在世田谷出版刊物中有提及北澤川綠道的整治及居民全程參與社區改造的紀錄,因此有許多單位團體來參訪。

       世田谷區為一住宅密集區域,以前的小溪流因為道路需要已被覆蓋在柏油路底下。雖然有種植花草,但是居民期待的是可以有更多綠地以及水聲可以提供生活品質。政府環境署提出「親近水」計畫補助再配合地方自治會主動提案,北澤川沿岸的改造從一開始(西元1988年)就由居民一同參與討論交流意見。透過世界咖啡館的方式討論每一位參與的居民的真正想法。也因為經費有限,所以也共同討論如何分配這些經費的用處。經過16年,地方民眾共同的集思才能重新擁有現在的自然環境。

        就陸地表面所看到的小溪流(せせらぎ)為人工三面水泥的方式砌成水道,水道流的水是經過兩次污水處理的乾淨水,可以讓社區小朋友在水流中玩耍。小溪流下面另有一污水下水道,污水道中的水是從東京都廳流至世田谷下水道系統。於新宿污水淨化後再送至北澤川。公園中廁所所在的建築物地下層就是污水處理的場所。真野先生帶大家到建築物的地下室參觀處理汙水的機房。

        除了東京都廳送來的處理水道另有家庭污水道會送至代田處理。如果地方遇到大雨時已有足夠的水量,則東京都廳則會暫時停止送水至北澤川。東京都廳的水可自行循環也可送出至其他河川。

        面對河川流經過不同的行政區域,要如何整合每個地方想要的河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的居民想要直直的河流、有的想要彎曲的河流,也會遇到有的居民不願意售出要規劃為綠道的土地,因此這些都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規劃與整合最後再與建設公司做最後規劃想法。但是最困難的並不是和居民的溝通,反而因為必須施工的計畫會影響路面交通而遭到東京都政府的拒絕。

        目前,這個改造成功的北澤川綠道仍持續由社區居民一同參與河川維護的工作,這是在政府、地方自治團體及最重要的當地居民三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閱讀全文 “日本川人街見習之旅-北澤川綠道、隅田川、東京觀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