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社大99年秋季班期中活動「生態北門‧健康社區」系列講座,將於9月24日起陸續展開,歡迎大家一同來參與~
以下是各場次活動時間地點,名額有限,歡迎預約來電報名喔~
女人的故事—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99年9月24日 星期五 上午 9:00~11:30
地點:學甲鎮圖書館(學甲鎮建國路38號)
講師:歐陽慧芳、徐玉婷
費用:免費
內容:透過團體帶領的方式,分享彼此生命故事經驗,藉由不同的媒體素材,引發女性對性別議題的重視,提升其敏感度。探尋台灣女性的特質,經由重新思考與定位,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空間。
用影像紀錄社區—「灰磘港ㄟ由來」
日期:99年10月2日起,星期六上午9:00~12:00及下午1:30~4:30
地點:北門鄉玉湖社區活動中心
講師:鄭富璁(自由影像工作者)
費用:保證金1000元
內容:從課程中便走入社區的傳統產業文化,由紀錄片導演一步步帶著學員從田野調查做起,回溯玉湖社區的歷史,並透過口述歷史訪談,觸摸老一輩的愛與智慧,試著用影像修補年邁失修所帶來的產業文化斷層,透過老照片的尋找、收集,以及影像的拍攝與結構,重拾在地傳統產業所帶來的情感與生命力。
※具備基礎電腦能力,自備DV、數位相機
閱讀全文 “99年秋季期中活動”
川人街日本的河川營造見學之旅—鶴見川流域
川人街日本的河川營造學會見學之旅—鶴見川流域視察
圖/文:謝美鈴
紀錄日期:2010.08.18 星期三
參訪地點:鶴見川源流區、鶴見川流域中心
■鶴見川—緩慢流動的河川
鶴見川源流處海拔117公尺,全長42.5公里,流域面積235平方公里,其中85%有人居住,約188萬人口,森林佔15%,期間有水田跟蔬菜的耕作區,是一條都市型的河川。
方案一:鶴見川源流廣場
今天大澤浩一老師帶領大家散步走源流路線,去看鶴見川源流的營造設施。流域中心每年元旦都會號召150名志工,參加二天一夜走源流路線,走至出港。
河川源流有湧泉,湧泉稱作谷戶,來源是雨水、地下水,有1700處谷戶流至鶴見川。在過去,源流區到處是農田,森林面積約有100公頃,一路上看到山丘上種了很多竹子,原本有生產竹炭的產業,現在已經沒有了,擔心過多的竹林會漸漸成災害,所以砍伐來抑制生長,砍伐下來的竹子會拿來作水土保持。
圖:今天的竹林樣貌
2010.09.15 護沙監測
文:蔡文凱 圖:蔡文凱
時間:2010/9/15 10:15
天氣:晴朗,有風,太陽很大
氣溫:攝氏33度
風向:北北西
潮汐:退潮中(11:00退到最低)
氣象資料來源
中央氣象局潮汐預報 http://www.cwb.gov.tw/V6/index.htm
南部氣象-即時觀測(氣溫風向溼度等等) http://south.cwb.gov.tw/Obs/frindex.htm
測量沙洲高度:(單位公分)
1-1:97 8-1:173
1-2:75 8-2:140
3-1:87 原5:59
3-2:129 原6:164.5
5-1:56 縣1:125
5-2:85 縣2:117
7-1:135
雖然前陣子下了一些雨
沙洲低窪處還積著水
但是秋天的太陽還是一樣的毒辣
在沙洲幾分鐘就快脫水了
今天進行護沙監測、Gps定位和海費監測等三樣工作
成員共有6人,分成兩組進行。
今日預計要將GPS定位的工作完成。
七股燈塔
一早已經有很多釣客來這裡報到
燈塔旁邊還留有雨後的積水
定點拍照
固定的地點拍照,紀錄四周景物的變化
正好遇到退潮
浮出一片灘地
位於沙洲和離岸提之間的水域目前正在淤積中
頂頭額汕北端的護沙工程
小小的工程設施還是有它的用處
利用竹子編成圍籬減小海浪對沙洲的破壞
雖然無法完全保護沙洲
但還是減緩沙洲的流失
2010.08.16多摩川河畔&財團法人水岸整備中心紀錄
文/圖:李翊瑄
原本是要去奧多摩車站,因車程時間因素而改至東京市郊多摩川河畔的田園調布,這反而也讓我們看到城市水岸邊的另一面。
來到連接東京都與神奈川縣的丸子橋邊,橋下多摩川河畔邊有些許居民悠閒在釣魚。不過看到垃圾就好像發現新大陸,原來日本也是會亂丟垃圾阿。
日本川人街-河川營造見學之旅小感
文:李翊瑄/圖:社造學會陳憶潔
相隔十個月,又再踏上東京的土地上,此行是因為一場川人街讀書會,而有了此次日本河川營造見學之旅。行程除了實地拜訪書中案例點外,也特別安排了與財團法人水岸整備中心及鶴見川流域中心的座談會,讓大家能多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是很難得的機會。
上次到東京,幾乎是在地面上(道路)或是地面下(地鐵)走動,從沒想過原來有多條河流在東京街頭中流動,河川上座落著連結道路兩端交縱複雜的橋墩或鐵道。這是,在高速公路上看東京的第一印象,水環繞著東京。
從東京近郊的田園調布丸子橋邊,意外發現到六鄉用水遺跡;利用處理過的污水營造出現今美麗的北澤川綠道;在隅田川遊河尋找超級提防;和River City 21高樓大廈成反比卻讓人感到驚喜的佃島小漁村;這些在市區的河川營造大多屬於景觀營造,而有關於居民參與部分可能只在施作細節討論才會出現(如:北澤川綠道),或是讓居民日後能更親近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