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日全國社大研討會:公民審議《自由經濟貿易區特別條例》行動

「街頭民主教室」台南開課囉!!!

5/17日全國社大研討會 「街頭民主教室—公民審議」行動

《自由經濟貿易區特別條例》即將通過立法,亟待社會關注  

日前5/8由「守護台灣民主平台」在台大舉辦研討會,探討目前行政院推出,即將交付立法院審查的《自由經濟貿易區特別條例》。與會各界專家學者分別提到了自由經濟示範區對台灣的農業、醫療、教育、土地利用、勞動法令可能會帶來難以估計的衝擊。

然而目前由於公民團體經歷運動的消耗,目前議題受到社會關注度不足,我們認為這正是最需要公民社會討論議題的契機,從社區大學研討會開始蓄積《條例》的社會關注力,讓民眾瞭解《條例》可能產生的生活影響層面。

「街頭民主教室」活動時間:2014/5/17(六)晚間  

18:30~19:30 專家短講(台灣農村陣線 蔡培慧、高等教育工會 林柏儀)

19:30~21:30 審議活動 (分組討論)

活動地點:成功大學雲平廣場  (歡迎市民、學生自行前往)

線上報名系統:http://goo.gl/R2khZb

第十六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在地創新與教育對話

第十六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

在地創新與教育對話

指導單位:教育部、文化部、內政部、環保署、水利署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合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承辦單位:臺南社區大學、臺南市北門社區大學、臺南市新營社區大學、臺南市曾文社區大學、臺南市新化社區大 學、臺南市永康社區大學、臺南市南關社區大學

活動日期:5月16日~5月18日 文件展

5月17日~5月18日 大會

活動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成功廳

議程連結:論壇場次日程表

 

研討會_3-01

103/4/12 參與北門社大護沙工作有感

文:劉如意

一行人剛結束上午在七股頂頭額汕監測沙洲高度及海灘廢棄物,移駕到南灣碼頭,坐在拱型廊道下,休息著並分享心得。碼頭入口處停了幾輛遊覽車,遊客步下車輛,穿越廊道往廁所的方向去。來往的遊客中,10位裡至少有7、8位手上拿著瓶裝水。可以想見,瓶裝水們在完成任務之後,會在垃圾桶裡再聚,也或許在下一次的海廢監測裡相遇。

 

上午的監測活動,主要針對沙洲高度的測量以及海灘廢棄物的撿拾與分類。參加的成員來自太古可口可樂台南分公司的員工一行8人,還有一位住在七股的大哥。大家在六孔管理站的二樓會議室,聆聽北門社大工作人員針對護沙工作的介紹及七股海岸環境變化的簡介,讓大家對於七股的海岸、沙洲與環境的改變有基礎的認識,再跟大家說明護沙工作的目的。這位來自七股的大哥說,他是在地人,對於家鄉的環境希望能夠多點奉獻。接著一行人往頂頭額汕前進。

約10點鐘,海岸邊炙熱的太陽已經不饒人,社大工作人員提醒大家要注意防曬。看著他們熟練的換上雨鞋、戴上遮陽護頸帽,護沙工作對他們而言想必相當熟悉。走在沙洲上,每踏一步都會形成沙窩,加上沙子的特性,比行走在平地上還要吃力。而踩踏沒幾步,就會發現有沙子進到鞋子裡,沙子易被移動及保持不易的特性顯而易見。參加者分成兩組,一組負責測量沙洲高度,另一組進行海廢的監測。

我們所在的沙洲位置其實距離海還有一段距離,但仍可明顯地見到那突兀的消波塊矗立在海岸邊。北門社大主任秀慧說,沙洲的流失已經是很嚴重的問題,沙洲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但從消波塊的堆置就可以知道,某部分的人認為沙洲流失的原因是海浪直接沖刷所致。這看似可以減緩沙洲流失的最直接方式,卻隱藏了許多疑問。像是消波塊是用甚麼製成的?被海水沖刷的消波塊所釋放的物質,對海洋環境是否有害?秀慧說,這些消波塊都是一夜之間就出現在海岸邊,從來沒有人知道甚麼時候運來。消波塊會隨著時間慢慢地沉下去,沉下去之後又再丟。而沙子是會流動的,當一處的沙子被挖走去做其他用途,某一處的沙子就會消失。此外,台灣擁有為數相當眾多的漁港、碼頭,大部分的使用率相當低或者閒置。這些突出海岸線的碼頭,在海流的影響之下,會造成掏空的現象,造成堤後漏沙的情形。而有時政府消極的作為也令這群護沙志工搖頭。秀慧表示,北門社大扮演的角色還是回到教育,如何透過像這樣的行動或相關課程,從日常生活中改變,進而達到對直接地環境的友善。

在交換心得的同時,沙洲監測已經開始了。沙洲監測,主要以捲尺測量插在沙中的木樁高度,木樁與木樁之間使用竹枝,讓沙子能夠附著或者流失的慢些。木樁高度若是變矮,則代表沙子有增加。為避免海岸各種侵蝕嚴重,木樁上頭釘上以鋁片製成的數字,以辨認所要監測的木樁。這次也發現少數木樁受到比較嚴重的侵蝕,有傾斜的現象。

海廢監測則由參加者至沙洲上蒐集廢棄物,並集合起來,依照廢棄物種類進行分類。這次大豐收的有寶特瓶、塑膠片、浮標、大型塑膠桶等,亦有玻璃瓶、燈泡等。由社大工作人員將海廢的種類與數量登記完後,活動也將進行到尾聲了。這時不免聽到參加的朋友咕噥「騎車到這麼遠的地方,居然只是來撿垃圾?!」這種直覺反應,顯示了多數人還是將海岸環境的維護停留在「淨灘」的想法上。海廢的監測其實不同於淨灘,淨灘是由一群人到海灘或海邊撿垃圾,檢完之後就結束。至於對這些垃圾的了解以及淨灘的動作要持續多久,這些垃圾才會不見?我想如果沒有從源頭解決,可能永遠不可能停止。

這些垃圾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記得2009年我曾在馬祖南竿的小村落住了2個月,這個村落距離海灘很近,太陽下山的時刻總會到海邊去泡泡水。有一天,海灘上佈滿了垃圾,我與同行的朋友都嚇了一跳。這是一夜之間的事。隨手撿起了一片塑膠袋,上頭是簡體字。垃圾數量之多,讓我們一時間無法將它們撿完。隔天早上,這些垃圾不見了。這也是一夜之間的事。這些廢棄物的漂流,隨著季節、洋流漂盪在海中,像是具有遷徙的特性一般。只是,沒人會歡迎它們。

丟垃圾不只是自己的事,永遠無法預測這些廢棄物最後去了哪裡?又回到了哪裡?是否對其他地方或者人群造成困擾?對我而言,廢棄物像是一種訊息,告訴並且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裡面造成的垃圾有多少?那些時候是可以利用其他器具替代?

在《狂野寫作》裡,作者是這樣描述寫作練習的出發點:

法則一:「手不能停。」

法則二:「要具體。」

法則三:「不要控制。」

法則四:「不要思考。」

這種出發點,適合套用在任何事情上。去問能夠改變多少,不如盡力做了多少。

 

下午的護沙工作,北門社大工作人員則是帶領個高師大約有30多位師生,一同至頂頭額汕,以護沙工具─長形的平鏟,將稻草壓入沙中,形成一個小屏障,沙子在流動的時候,能夠稍微附著在稻草上,不至於馬上流失。使用像是竹枝或稻草等的材料,是考量到其自然腐壞的特性,對於環境與生態的傷害為最低。由於是下午太陽正熱之時,部分較為年長的參與者在車上等待。其餘的夥伴拿著工具緩步走向要護沙的區域。在經過工作人員的講解之後,大家約略分為三組,開始進行護沙工作。首先先用平鏟在地上畫出三條直直的線,再將稻草平鋪在線上,與線呈現垂直狀,再利用鏟子沿著線,將稻草插入沙中,形成稻草直立的樣子。大家一共製作了6列,總共90公尺的護沙屏障。

到南灣碼頭短暫的停留之後,社大工作人員引領大家搭船遊潟湖。潟湖中隨處可見蚵棚,過程中全程由社大的工作人員為大家介紹養殖蚵、蚵棚種類、潟湖現狀、沙洲等相關訊息,而船長的母親也現烤了蚵、虱目魚給大家品嘗。船駛到了網仔寮汕,大夥下船走進沙洲。一路上看到木麻黃等海濱植物,走到盡頭是一座沙灘。工作人員說這座沙灘腹地已經縮小許多,而這裡是台灣的最西邊,要看夕陽,這裡是最佳的地點。

在這趟護沙工作中,發覺社大的工作人員與在地產業和人的關係相當緊密,彼此間的默契也很好。而社大工作人員對於整個潟湖的環境與相關產業的熟悉度非常高,導覽起來的專業性十足。這是在這類的活動中非常少見也很特別的地方。

【已額滿】第16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在地招待~蚵仔煎的旅行

第16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

在地招待.幸福漫步-蚵仔煎的旅行

 

*已額滿,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6/14還有一場蚵仔煎的旅行,請大家持續關注北門社大的資訊。

  • 時間:5月16日星期五
  • 優惠價:300元
  • 簡介:來到七股漁村,從認識國民小吃–蚵仔煎的食材為出發點,在蚵仔煎食材的收集並親自動手煎製一盤屬於自己的蚵仔煎的過程中,帶領參與民眾,了解漁村現場地產、地銷的狀況,以及共同探討何謂友善環境的在地產業,接著實際搭船遊潟湖、沙洲的過程中,了解漁民養殖蚵仔的情況,了解沙洲、潟湖對當地居民與環境的重要。讓漁村與民眾能有相互對話、了解的機會,藉由在與外界對談過程中,看見漁村的價值。創造一個友善環境的低碳旅遊方式,去了解七股生活、生態、生產的故事,並讓更多人了解七股海岸面臨的危機,進而關心海岸環境。

cats

閱讀全文 “【已額滿】第16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在地招待~蚵仔煎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