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1海岸監測

紀錄人:謝美鈴

時間:103年10月11日 10 時10分

天氣狀況:晴朗,風超大

氣溫:攝氏 31 度C

風向:北北東

潮汐:入流06:12;退流:12:24:流量:大(農曆18日)

沙丘高度(公分):

海岸監測數據20141011

 

今天海邊的風~非常大,可能來自於鳳凰颱風的外圍環流影響,感覺強勁的東北季風已經提早來襲。灰濛濛的一片沙灘,突然覺得視線開闊,是強勁的風把沙洲給吹平了嗎?沙丘間的落差感低,一眼望去到潮間帶一片平坦。

防風林
林務局保安林告示

 

風起的時候,突然發現,那片林務局植生的木麻黃已悄悄長大成樹,有點不可思議,希望這一片防風林可以生生不息呀!

大部分的監測樁數據跟上個月沒有差太多,唯一特別的是已經標示倒樁的G2又露出竹樁,前幾個月的紀錄表可能有些錯誤需修正(先前標示噴上紅漆的是G3,已查證G3在2013.02.22已確定倒樁,後噴上紅漆的應為G2→2014.01.25照片IMG_2645)。

監測G2
監測樁露出

這次也將監測樁1-1重新補上紅漆,但木樁本身因為白蟻蛀蝕相當嚴重,不利再釘上鋁片標記,接下來會在表格上以1-1(紅)做為標示。

噴紅漆標記
1-1鋁片脫落,但因結構體本身已遭白蟻蛀蝕嚴重,沒有補釘鋁片的必要,今天噴上紅漆標記。

 

 

 

 

 

 

 

 

 

 

 

監測樁現況
木樁6-1及6-2露出僅剩12公分及21公分

 

強勁的風催著我們快快完成手邊的工作,為了遇到更美的風景。

一路上經過『十五孔仔』橋頭上發現一個奇特的裝置,一把大茶壺,茶壺下還有看似剪黏的裝飾,下車拍照並看清楚,色彩繽紛的裝飾,原來是七股的海鮮-魚、螃蟹、蝦子、章魚還有各式各樣的貝類,但還不知道這裝置是誰做的,下次再請教呂主任。

是「朋友,來奉茶、吃海鮮的概念嗎?」

15孔橋上的裝置

拍完裝置再往前走了一小段路就被提案上一片盛開的馬鞍藤給抓住目光,準備下車好好拍幾張照紀錄一下的同時,發現魚塭有些特別景像─滿滿的魚苗準備過冬。

魚苗盛況

魚苗 渡冬池

 

 

盛開的馬鞍藤 菟絲子

盛開的馬鞍藤&菟絲子

六孔碼頭,偶遇來自永康的手拋網達人,欣賞了一場現撈演出。

手拋網達人秀 補破網

 

手拋網達人必備的技能─補破網,阿伯不是本地人,幾乎每個禮拜要來報到很多次,六孔仔的大排水溝水質清澈、也是相對安全的水域,變天前許多海鮮好貨都會躲進這一區,問起收穫如何,阿伯眉開眼笑「還不錯啦!」當然也不是每拋必中,偶爾匯網到海洋垃圾,也常有機會割破手拋網,看阿伯收網後快速整理魚網並拿出專用的工具,三兩下把網捕好又能繼續現撈,讓我們看了直呼佩服。

每月一次的海岸監測,除了工作,看看環境的變化,也總能意外的發現有趣的故事,只要願意起身行動、打開視野,就能收穫滿滿。

 

2014.06.11海岸監測

紀錄人:謝美鈴

時間:103年06月11日 10 時10分

天氣狀況:晴朗有風,炎熱

氣溫:攝氏 35 度C

風向:北北東

潮汐:入流15:48;流量:大(農曆14日)

沙丘高度(公分):

監測數據20140611

 

晴朗有風的監測上午,頂頭額汕上沙丘的樣貌依舊變化莫測,沙子堆積以及風的力量,原本整排護沙竹籬,或淹沒,或傾倒,蔓荊跟馬鞍藤漫過沙丘長出生命力,壞了的竹籬或許也是種平衡。

已被淹沒或傾倒的竹籬

原本圍起方格狀的竹籬,已沒入沙地或傾倒。

 

 

這個月的監測代辦事項,要將標示鋁片剝落的監測樁1-1噴上紅漆做記號,因為露出沙地的木樁已不到三十公分,並且木樁經風吹日曬將近崩壞,噴上紅漆以利接下來做監測紀錄,而今天遇見好大一群白蟻大軍正在進攻1-1木樁,僅剩9公分的木樁岌岌可危。

<1-1木樁的衛星定位N23 06.363’  E120 02.270’>

1-1木樁及噴上紅漆後的樣貌
1-1木樁及噴上紅漆後的樣貌

 

4、5、6木樁相對位置
4、5、6木樁相對位置

 

今年春天的兩場護沙工作假期,以稻梗取代過去以竹枝做為資材的方式來施作,經過兩個月的環境考驗,成效挺好。

暨沙洲上壯觀的木樁竹樁之後,稻梗護沙也在沙洲留下了堅強的身影。
暨沙洲上壯觀的木樁竹樁之後,稻梗護沙也在沙洲留下了堅強的身影。

 

今天的海廢監測,在靠近岸邊的灘地上發現好幾個大型廢棄蚵棚架,據環保團體監測統計每年五、六月,台南沿海會產生大量的廢棄浮棚式蚵棚架,蚵農在颱風季前收穫肥美的蚵仔,使用過後的蚵棚架部分區域會集中清理,部分會在岸邊放火燒成灰燼或被棄置,隨波逐流,而浮棚所使用的大型保麗龍成了最可怕的海洋垃圾,漁人們應該要正視、尊重、保護這個給予生活能量的場域才是。

巨大保麗龍與廢棄蚵棚架散落的海岸廢棄物
巨大保麗龍與廢棄蚵棚架散落的海岸廢棄物

 

103/4/12 參與北門社大護沙工作有感

文:劉如意

一行人剛結束上午在七股頂頭額汕監測沙洲高度及海灘廢棄物,移駕到南灣碼頭,坐在拱型廊道下,休息著並分享心得。碼頭入口處停了幾輛遊覽車,遊客步下車輛,穿越廊道往廁所的方向去。來往的遊客中,10位裡至少有7、8位手上拿著瓶裝水。可以想見,瓶裝水們在完成任務之後,會在垃圾桶裡再聚,也或許在下一次的海廢監測裡相遇。

 

上午的監測活動,主要針對沙洲高度的測量以及海灘廢棄物的撿拾與分類。參加的成員來自太古可口可樂台南分公司的員工一行8人,還有一位住在七股的大哥。大家在六孔管理站的二樓會議室,聆聽北門社大工作人員針對護沙工作的介紹及七股海岸環境變化的簡介,讓大家對於七股的海岸、沙洲與環境的改變有基礎的認識,再跟大家說明護沙工作的目的。這位來自七股的大哥說,他是在地人,對於家鄉的環境希望能夠多點奉獻。接著一行人往頂頭額汕前進。

約10點鐘,海岸邊炙熱的太陽已經不饒人,社大工作人員提醒大家要注意防曬。看著他們熟練的換上雨鞋、戴上遮陽護頸帽,護沙工作對他們而言想必相當熟悉。走在沙洲上,每踏一步都會形成沙窩,加上沙子的特性,比行走在平地上還要吃力。而踩踏沒幾步,就會發現有沙子進到鞋子裡,沙子易被移動及保持不易的特性顯而易見。參加者分成兩組,一組負責測量沙洲高度,另一組進行海廢的監測。

我們所在的沙洲位置其實距離海還有一段距離,但仍可明顯地見到那突兀的消波塊矗立在海岸邊。北門社大主任秀慧說,沙洲的流失已經是很嚴重的問題,沙洲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但從消波塊的堆置就可以知道,某部分的人認為沙洲流失的原因是海浪直接沖刷所致。這看似可以減緩沙洲流失的最直接方式,卻隱藏了許多疑問。像是消波塊是用甚麼製成的?被海水沖刷的消波塊所釋放的物質,對海洋環境是否有害?秀慧說,這些消波塊都是一夜之間就出現在海岸邊,從來沒有人知道甚麼時候運來。消波塊會隨著時間慢慢地沉下去,沉下去之後又再丟。而沙子是會流動的,當一處的沙子被挖走去做其他用途,某一處的沙子就會消失。此外,台灣擁有為數相當眾多的漁港、碼頭,大部分的使用率相當低或者閒置。這些突出海岸線的碼頭,在海流的影響之下,會造成掏空的現象,造成堤後漏沙的情形。而有時政府消極的作為也令這群護沙志工搖頭。秀慧表示,北門社大扮演的角色還是回到教育,如何透過像這樣的行動或相關課程,從日常生活中改變,進而達到對直接地環境的友善。

在交換心得的同時,沙洲監測已經開始了。沙洲監測,主要以捲尺測量插在沙中的木樁高度,木樁與木樁之間使用竹枝,讓沙子能夠附著或者流失的慢些。木樁高度若是變矮,則代表沙子有增加。為避免海岸各種侵蝕嚴重,木樁上頭釘上以鋁片製成的數字,以辨認所要監測的木樁。這次也發現少數木樁受到比較嚴重的侵蝕,有傾斜的現象。

海廢監測則由參加者至沙洲上蒐集廢棄物,並集合起來,依照廢棄物種類進行分類。這次大豐收的有寶特瓶、塑膠片、浮標、大型塑膠桶等,亦有玻璃瓶、燈泡等。由社大工作人員將海廢的種類與數量登記完後,活動也將進行到尾聲了。這時不免聽到參加的朋友咕噥「騎車到這麼遠的地方,居然只是來撿垃圾?!」這種直覺反應,顯示了多數人還是將海岸環境的維護停留在「淨灘」的想法上。海廢的監測其實不同於淨灘,淨灘是由一群人到海灘或海邊撿垃圾,檢完之後就結束。至於對這些垃圾的了解以及淨灘的動作要持續多久,這些垃圾才會不見?我想如果沒有從源頭解決,可能永遠不可能停止。

這些垃圾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記得2009年我曾在馬祖南竿的小村落住了2個月,這個村落距離海灘很近,太陽下山的時刻總會到海邊去泡泡水。有一天,海灘上佈滿了垃圾,我與同行的朋友都嚇了一跳。這是一夜之間的事。隨手撿起了一片塑膠袋,上頭是簡體字。垃圾數量之多,讓我們一時間無法將它們撿完。隔天早上,這些垃圾不見了。這也是一夜之間的事。這些廢棄物的漂流,隨著季節、洋流漂盪在海中,像是具有遷徙的特性一般。只是,沒人會歡迎它們。

丟垃圾不只是自己的事,永遠無法預測這些廢棄物最後去了哪裡?又回到了哪裡?是否對其他地方或者人群造成困擾?對我而言,廢棄物像是一種訊息,告訴並且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裡面造成的垃圾有多少?那些時候是可以利用其他器具替代?

在《狂野寫作》裡,作者是這樣描述寫作練習的出發點:

法則一:「手不能停。」

法則二:「要具體。」

法則三:「不要控制。」

法則四:「不要思考。」

這種出發點,適合套用在任何事情上。去問能夠改變多少,不如盡力做了多少。

 

下午的護沙工作,北門社大工作人員則是帶領個高師大約有30多位師生,一同至頂頭額汕,以護沙工具─長形的平鏟,將稻草壓入沙中,形成一個小屏障,沙子在流動的時候,能夠稍微附著在稻草上,不至於馬上流失。使用像是竹枝或稻草等的材料,是考量到其自然腐壞的特性,對於環境與生態的傷害為最低。由於是下午太陽正熱之時,部分較為年長的參與者在車上等待。其餘的夥伴拿著工具緩步走向要護沙的區域。在經過工作人員的講解之後,大家約略分為三組,開始進行護沙工作。首先先用平鏟在地上畫出三條直直的線,再將稻草平鋪在線上,與線呈現垂直狀,再利用鏟子沿著線,將稻草插入沙中,形成稻草直立的樣子。大家一共製作了6列,總共90公尺的護沙屏障。

到南灣碼頭短暫的停留之後,社大工作人員引領大家搭船遊潟湖。潟湖中隨處可見蚵棚,過程中全程由社大的工作人員為大家介紹養殖蚵、蚵棚種類、潟湖現狀、沙洲等相關訊息,而船長的母親也現烤了蚵、虱目魚給大家品嘗。船駛到了網仔寮汕,大夥下船走進沙洲。一路上看到木麻黃等海濱植物,走到盡頭是一座沙灘。工作人員說這座沙灘腹地已經縮小許多,而這裡是台灣的最西邊,要看夕陽,這裡是最佳的地點。

在這趟護沙工作中,發覺社大的工作人員與在地產業和人的關係相當緊密,彼此間的默契也很好。而社大工作人員對於整個潟湖的環境與相關產業的熟悉度非常高,導覽起來的專業性十足。這是在這類的活動中非常少見也很特別的地方。

330凱道遊行記事

國家未來我們決定

文 / 謝美鈴

太陽花學運第13天,全台灣甚至世界各地凝聚集結了這個世代對於國家機器、社會不公義的抗議之聲,在凱道上宣示「拒絕黑箱  人民作主」。

330 這一天,許多久違的朋友在凱道上見,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在凱道上設攤,邀集各社大共同發聲,北門社大有同學參與,離台北最遠的屏南社大也與大家聚首,其他 還有高雄第一社大、港都社大、鳳山社大、旗美社大、台南社大…等,50萬人潮是沒有想像過的壯觀,相信有很多社大的夥伴以及公益團體也在隊伍中參與著。

比 起320那天初次到立法院現場觀察學運的狀況,除了街頭宣講,現場學生帶領著各式各樣的創意表現,讓參與的民眾可以多元的了解及表達運動之於個人或團體的 意義,各自互相尊重的支持彼此,這大概是過去的社會運動少見的,雖然自己參與運動的經驗很少,但在現場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跨世代、跨領域、跨族群,不管對 於服貿議題認識深淺,都願意走出來了解更多,捍衛自己與下一代的生存,參與這場運動,很感動也很佩服,「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學生喊出這樣的口號同時,也用 能力表現街頭運動不再是新聞媒體上看到的血腥、暴力、無法共識、不能溝通,要做勇敢的台灣人。

閱讀全文 “330凱道遊行記事”

【蕭壠香:金唐殿王醮紀錄片首映會】

2/21(五)、2/22(六) 晚上7:00(視香陣時間調整)

金唐殿廟前廣場播映辛卯香科五朝王醮紀錄片,趕快通知隔壁阿伯阿姆,樓上揪樓下,阿母揪阿爸,曾經參與上回辛卯香科的朋友更不要錯過,來和王爺一同觀賞紀錄片,也為即將到來的佳里金唐殿甲午蕭壠香科五朝王醮暖暖身唷!

金唐殿紀錄片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