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春七股護沙植生工作假期後記

2008我們第一次在七股試辦的護沙植生工作假期已結束了
感謝這次所有參加的夥伴和志工

先附上共同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整理出來的新聞資料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22769

再附上參加這次工作假期的志工感言
http://www.ecowh.org.tw/2008wh/ch/2008member.htm

另外,附上三篇說明這回工作假期的特色的文章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4816

護沙後淨灘


生態工作假期:工作假期在七股,上工步驟一二三!
作者:李子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專案執行)

護沙首部曲-建置護沙竹圍籬

2007年秋天,我們在台南七股辦理第一場的護沙生態工作假期。「護沙」這個名詞,在推廣的過程中,出現不少雞同鴨講的故事:

「護鯊?你們要去台南七股保護鯊魚喔?鯊魚要怎麼保護?」
「互殺?是鬥毆的意思嗎?」
「ㄏㄨˋ ㄕㄚ ?」(一點能聯想的詞都沒找到,只有一堆問號!)

我們當然不是去台南七股鬥毆,那裡也沒有鯊魚需要保護,我們過去的目的,是保護漁村所賴以生存的潟湖。

雖然目前沙洲流失的確實原因不明,也沒有明確的論述告知留下沙洲的方式。七股村民與環保團體,在專家們束手無策時,仍希望在這沙洲不見之前為這片土地做些努力。去年在秋天,趁著東北季風到訪前夕,我們辦理了2007年的台南七股生態工作假期,在沙洲插上竹枝來留下季風帶來或將帶走的沙。方法如下:

Step1:以沖樁的方式將木樁打入沙地。
Step2:在兩木樁間依照竹枝四分之一及四分之三高度處各綁上一條繩索。
Step3:將竹枝用交叉的方式插入沙地中,竹枝沒入沙中約10至15公分。
Step4:在原繫繩索處,再各綁一條繩索。每隔一小段距離新綁繩索繞過原繩索將竹枝固定於兩繩之間。
Step5:竹枝皆用綁繩固定以後,選定該排攔沙竹架靠近中間的木樁作刻度記號,並在頂端用藍漆標記,以便於後續環境監測。

護沙二部曲-春季植生

經過半年多的竹架護沙之後,我們期待在多雨的春季種下植物,利用沙洲植物的根系將沙更穩固的留下來。為了讓自然界發揮其功能,我們詢問專家、觀察當地環境,花了些時間去找尋適合的植物,以及能讓他們活存下來的方式。最後,終於確定在頂頭額汕種植原就生活於在地的馬鞍藤,來做為固沙植物。

在護沙場域附近,採集約30公分 的馬鞍藤。雖說馬鞍藤為耐旱植物,但在種植初期若沒有良好的水源,還是無法生長。因此我們需要將20公分 的馬鞍藤埋入沙內,才容易吸取到水份,增加存活率。種植密度不能太高,大約每平方公尺4至6棵,並種於護沙圍欄背風面。接下來就要祈求老天給我們一個有雨的天氣,讓馬鞍藤可順利活下來!

【馬鞍藤小檔案】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Juss.)牽牛花屬(Ipomoea L.)。

多年生匍匐性的木質藤本,除了全株光滑無毛外,在藤蔓莖的「節」上,還會長出「不定根」。葉子是互生的單葉,圓形或是寬的橢圓形,不過在葉子的先端則是明顯凹陷或是接近兩裂(與洋蹄甲、洋紫荊的葉尖相似),摸起來屬於皮革質或是軟革質,長約3.0~ 9.0公分,寬約2.5~ 8.0公分;葉柄有的可達 12公分長。聚繖花序由葉腋長出,花則是一朵到多朵,不過在同一個花序上,通常一次只開一朵花(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除了在頂頭額汕施作外,我們也將至離岸沙洲網仔寮汕種植紅樹林植物。本次選定的樹苗是欖李與紅海欖,約2 -3公尺種植一株,期待能順利成林。

植下馬鞍藤
灑一點水


【欖李小檔案】 

使君子科,常綠小喬木,高可達10公尺 。樹皮呈褐色且粗糙;葉互生,倒卵形,厚質的葉片儲存水份,葉先端有凹入;根發展成「屈膝根」,有支持穩定的作用。花白色,為筒狀花,開花期在每年5至7月。果實是核果,外果皮具有纖維質,有助於水力傳播。
(資料引用自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網頁)

【紅海欖小檔案】
紅樹科,常綠喬木,樹皮灰褐且光滑;葉對生,為卵形或橢圓形,有厚皮層以防止水份散失,葉先端具有柔軟的凸尖。花瓣四片,為白色,邊緣有細毛;花萼也為四片,淺黃色;開花期在6至7月。植株具有發達的支持根系,由樹幹上分叉長出延伸入地下,也具有胎生苗機制。
(資料引用自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網頁)

護沙番外篇–幕後忙什麼!?

為了讓護沙行動更順利且符合在地社區與環境的需求,工作假期籌備小組定期在台北或台南不間斷的溝通想法與做法。這次行動除了護沙之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和台南北門社區大學也進行漁村體驗活動規劃,北門社區大學更每個月持續監測著護沙成果。

*台南縣政府、林務局、北門社區大學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護沙場域實地討論行動內容與安排。*

除此之外,志工們吃住等民生問題,更結合「七股旅店」協助。「七股旅店」是台南縣七股海岸保護協會向勞委會申請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希望在成功阻擋濱南工業區開發案,保護下七股潟湖生態後,能夠以發展生態旅遊的方式,維護在地漁村的生計。在與七股旅店夥伴討論時,可以深刻感受到台南人的熱情,漁村的大姐、媽媽們不斷地告訴我們,在七股可以怎麼樣玩,吃什麼會有在地的風味,甚至還有人計畫將自己家中擺攤所用的餐車,借給志工來體驗蚵仔煎DIY。這讓我們越來越期待七股的在地特色和熱情!

在台南七股工作必須遵守七股的規則,工作時間只能排在一大早和傍晚,避開陽光最強的時間。中午安排較長時間的休息和交流,在漁村的四天完全用七股漁村的生活方式。我們親身去嘗試體力可以接受的活動長度和型態,期待可以帶給志工們一趟難忘又健康的漁村之旅!

準備好與我們一起工作、共同體驗了嗎?七股的沙洲將因你而出現色彩!

蚵仔煎DIY
學補破漁網


【七股生態工作假期專題(三)】

出遊七股漁村  走訪台南古城  用新的角度探索台灣
作者:溫于璇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專案執行

 「生態工作假期」顧名思義,除了對生態棲地做有意義的「工作」之外,當然更少不了體驗在地風土民情的「假期」生活。2008年的七股護沙行動,將走入七股漁村,力行減碳生活,騎著鐵馬感受慢活生活之美;同時,也將探訪台南府城的古蹟景點,深刻瞭解台灣文化風采。

單車減碳更自在  海濱漁村鐵馬行

結束一早的濱海植生工作,在第二天的午後,鐵馬車隊將正式出發,以「黑面琵鷺保育中心」為起點,順著台灣西部海岸線騎行,途中,將會走過被沙所掩蓋的道路,繞著一座座的魚塭,吹著海風伴著西沈的夕陽,欣賞獨屬於漁村的彩霞與水影。慢活的旅程等著你一同啟程。

遊潟湖  體驗內海的風平浪靜

第三天下午,將搭竹筏遊全台最大的潟湖,到離岸沙洲-網仔寮汕進行植生護沙行動。七股潟湖因為其特殊的地形,成為一良好的天然魚塭,在這裡可以看見養蚵人家辛勤工作,也可以看到沙洲的情況,聽著船長的解說,將會更瞭解目前潟湖的狀況。竹筏行在風平浪靜的內海上,此時,方能深刻體會到內海與外海風浪的差別,也才更能瞭解這一片潟湖滋養豐沛生命的秘密。 

鐵馬行前整備


四草野保區-高蹺鴴繁殖區探視

台南除了是名聞國際的黑面琵鷺重要棲息地外,也有一座讓原是候鳥的高蹺鴴願意long stay而不再北返離開的保護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這次的假期行程中,我們將會造訪這位於台南市區的溼地,見識許多珍貴的紅樹林,以及受這片溼地所吸引而來的候鳥,其中鷸科、鷗科、鷺科和雁鴨科較為常見,連珍貴的黑面琵鷺也常在此現身。

其中A1區是專門以高蹺鴴為主要保護對象所規劃的保護區。高蹺鴴是在冬季時飛到台江地區過冬,隔年4月再北返,牠們雙腳超細長,色澤紅亮,如踩著紅高蹺,相當漂亮,成為賞鳥民眾喜愛的嬌客之一。但這幾年,高蹺鴴也開始習慣了台灣的生活,留在四草繁殖他們的下一代,而不再離開。

台南古蹟探訪  儒學與文學

台南因為其良好的港口與自然環境,而成為台灣發展史上很重要的一個城市。其中府城孔廟是台灣創建最早的孔子廟,屬於國家第一級古蹟,因其開啟了台灣儒學的先聲,故又稱「全臺首學」。綠蔭、紅瓦、紅牆、是人們對孔廟的基本印象,整座建築特色充滿濃郁儒學氛圍。

在這次行程中,也將拜訪國家台灣文學館(原台南州廳),其是日治時期在台灣最具代表的建築之一,為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此棟建物已有九十餘年的歷史,早期肩負台南市政經中心的任務,也曾受二次世界大戰摧殘,一度被廢棄,目前則經由國定古蹟的修護與永續再生運用之下,成為結合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功能的文學館,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