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北門農漁曆 -芝麻大小事

記錄:藍美惠

 

北門社區大學在2014年秋季,規劃了一系列:大北門農漁曆的學習活動。分別安排了六堂課,包含有:泥鰍、蔥蒜、烏魚、花跳、虱目魚和芝麻系列,皆是台南沿海/大北門地區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農漁產物。這些學習活動,主要是希望藉由與在地耆老或農漁民們的互動過程中,讓一般民眾亦能理解在地生產、以及支持小農的重要性。

因此我們實際到農漁村現場,藉由認識養殖或加工方式,嘗試理解、並記錄北門區沿海農漁村產業文化、以及在地的生活經驗與智慧。

其中以「芝麻」為主題,規劃了一整天的學習活動。早上到芝麻田,拜訪種植芝麻的小農家,認識芝麻的生長過程,及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下午,則到西港在地的柴燒麻油廠,參訪、體驗芝麻經過炒熟、冷卻、碾碎、蒸,最後壓模榨出油來的過程。透過到加工現場親身體驗的製作過程,去認識芝麻油是如何被製作出來;也理解到:地方小型麻油廠與在地小農彼此依存協力的合作關係,是如何來保障食品製作過程的安全性。本篇文章,主要記錄拜訪種植芝麻小農家的過程,亦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分享大北門農漁曆的其他農漁產業。

——————————————————————————————————-

這次大北門農漁曆第五場活動,來到黃富國大哥的芝麻田。黃大哥是北門社大的學員,一直對農產品的加工課程情有獨鍾。後來才知道,因為黃大哥自己是小農,對於怎麼把農產品加工後販售,一直在尋找出路。而冬天,是芝麻的採收期。得知黃大哥有種植友善芝麻,剛好可以藉此規劃活動,帶大家認識一番。

富國大哥自家生產的農產品,皆是無農藥化肥的安心產品

活動當天,黃大哥和黃大嫂特別為我們架了一個臨時的棚架,讓學員們可以舒適的坐著;還準備了洛神花茶,提供學員們飲用。一旁的小桌子上,擺了許多自家生產的農產品。這讓學員們還沒開始聽黃大哥分享,就全湊了過去。

黃大哥家中原本就是務農人家,小時候就在田地裡玩耍,抓青蛙、昆蟲。在黃大哥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很大、身體也變得很差;加上心裡還是一直牽掛著家中休耕的田地,而且想到務農的生活步調較為緩慢,便毅然回鄉耕種。

 

但原本全職農夫的規劃,不敵現實經濟的考驗;最後選擇回到職場工作,過著半農半X的生活。黃大哥回憶起小時候看著老一輩用慣行農法耕種,因水稻田常有菇螺挖洞,田梗便會漏水。灑下農藥後,田間所有的生物不論大小都會死亡。回鄉耕作後,也發現農田環境都改變了,田間豐富的生態不再。所以堅持友善土地的方式,讓周遭環境恢復生機。

 

黃大哥今年是第三年種植友善芝麻。芝麻田,在管理上是很重要的。芝麻粒播種發芽成小苗後,便要進行疏苗,讓芝麻苗之間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之後便要進行灌溉。古人云:『濕麻乾豆』,意思是:種芝麻,田地濕度要高;種豆類,濕度則要低。所以種植芝麻,必須給予足夠的水份。

 

再來,便要追肥。在生長過程中間,如果肥份不夠,就得要再施一次肥。在病蟲害部份,會使用蘇力菌或苦楝油防治。芝麻最常得青枯病,則會使用枯草杆菌灌在根部做預防。在田間雜草方面,慣行農法會使用雜草抑制劑;但是相對也會影響到植株本身生長。所以在生長期,需要追肥。反之友善種植,則是在草還沒有長很高時,就趕緊做中耕除草。透過觀察作物的生長,用比較不會對環境產生副作用的方式,來抑制雜草生長。

 

在收成時,慣行農法的芝麻植株比較高,葉子較小、且豆莢較多;一分地可收成250~300斤。友善種植目前最好的狀況,一分地只有80斤。

怎麼判斷芝麻能不能採收了呢? 只要看植株上面、芝麻變黑的豆莢超過一半,就可以進行採收、日曬了。採收完成的芝麻株,要綁成一整綑,在太陽下自然日曬到乾燥,豆莢才會打開。待植株變乾(約二個星期),就能把芝麻粒打下來。慣行農法因為產量較大,會分成兩次打;再用篩子、電扇把其餘雜質去除,就能把芝麻送到麻油廠加工了。

 

黃大哥也留了一些尚未打過的芝麻植株,要讓學員們體驗打芝麻。但因為是友善種植,植株上的蟲特別多。黃大哥說他每打完一次芝麻,就要洗一次澡,不然會因為皮膚過敏發癢;所以也提醒體驗的學員小心。大人們聽了有些怯步,倒是小孩兒在芝麻堆裡玩得挺開心。

富國大哥示範如何打芝麻

為什麼不種白芝麻呢?黃大哥說經農改場研究,曾文溪以北的土地較適合種植黑芝麻,產量較好,而且經濟價值也比較高。黑芝麻通常拿來榨油、或做成芝麻醬,白芝麻則以料理裝飾及調味為主。

 

現場有種植芝麻經驗的學員,也和黃大哥聊起種植甘苦談。雖然芝麻種植時需要水份,但是也怕多雨。如果種植時遇上颱風,土地的排水性不好,芝麻就會被淹死。所以學員也道出種植的兩難:太早種怕颱風,太晚種則怕刮北風,植株無法成長,而且容易得白粉病。黃大哥去年播種了三次才成功。前兩次,都因為颱風全軍覆沒。所以農民大多在冬季種植芝麻。看來種植芝麻,真的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啊!

 

除了芝麻,黃大哥也因應季節種植許多不同的作物。現場帶著學員繞了一圈,有洛神花、青龍椒、大豆、包心白菜等等;居家周圍還種了許多不同的果樹,全都是友善種植。黃大哥淘淘不絕地說著自己小時候所發生的趣事,和現在務農時的樂趣;也自豪的說,現在田地裡的生物慢慢回來了,青蛙、昆蟲、白鷺鷥、夜鷺,甚至還有帝雉。小時候和土地之間所連結的記憶,似乎又慢慢的重現眼前。

富國大哥介紹自家生產的蔬菜,果樹

 

雖然有機種植對土地及人都是好的,但也有學員疑問,農作物經過有機認證後,銷路就有一定的保障嗎?黃大哥說,就算通過了有機認證,把農作物交給大盤商時,價格只也會比慣行農法的作物好一點點。目前他的農作物,並沒有做認證的打算。一般小農的農產品如果要經過認證,除了第一年必須花一筆認證費用三萬五仟元,第二年還得付抽查檢驗費,第三年又要三萬五仟元,成本很是驚人。而且所謂的有機認證,其實有漏洞;就算通過了認證,也不見得是真正的有機。反而是直接透過熟識、信任的小農購買農產品,既能避免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被層層的剝削,讓小農能得到應有的報酬,也能支持小農持續的耕作,不用擔心農作物的銷售問題;讓產與銷之間的通路能更透明。

聊了差不多後,黃大嫂幫我們示範怎麼炒芝麻。芝麻粒過篩幾次後,洗乾淨曬乾,用乾鍋小火煸炒。過程中需不斷的翻炒,等到芝麻粒變得有些霧色,就可以起鍋了。黃大嫂說每次炒芝麻時,總是邊炒邊吃,這樣才能準確的判斷芝麻是否炒熟了。炒好的芝麻粒,香味陣陣,學員們迫不及待抓起一小把往口中放。芝麻粒在牙齒間啵啵的爆開,如果當成零食應該很快就吃完了吧!一般生芝麻可以存放一整年,但是熟芝麻的賞味期限比較短,所以要吃多少就炒多少。

桂珠大嫂為學員們示範怎麼炒芝麻

 

黃大嫂也提供大家小撇步,如果芝麻不小心炒過頭也沒關係,可以用調理機磨成粉加進牛奶裡,一樣香氣、營養滿分。或在芝麻粉裡加一些麻油,就變成芝麻醬;加糖,則可以做芝麻湯圓的內餡。在此可感受到農民珍惜食材的用心。這是腳踩在土地上,和作物培養出來的感情吧!

 

最後在分享時,學員提到:小農的處境必須被更多人看見和支持。老一輩認為務農太辛苦、而且收益太低,無法養家活口;所以不希望年輕人待在農村裡。就算有年輕人肯回鄉務農,也會因為目前的農業政策失調,而無法獲得足夠的生活收入。現在的小農普遍面臨了銷售端的困境,如果可以成立足夠的支持系統,讓小農得以安心的生產農作物,這對消費者、生產端都是雙贏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大人們童年記憶裡與土地的連結,應該要延續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們也能與土地親近,讓自然環境得以永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