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18 海岸監測

記錄人:黃信維

時間:2017年2月 18日 9時 30分

參與夥伴:柳秀慧、謝美鈴、李翊瑄、杜靜怡、郭家寧、蔡晴文、許成瑜、黃雅祺

天氣狀況:晴

氣    溫:攝氏21度C(現場測量)

風    向:偏北風;風速:6.5m/s 潮    汐:入流 11:00 退流 16:24流量:小

2/15場勘頂頭額汕,但去到現場時發現監測樁遺失的狀況。宗儀老師在過年前表示會下來台南一趟,藉這次機會與老師討論未來海岸監測的進行方式。

宗儀老師在2/17(五)前來辦公室討論海岸監測一事,並且說到在監測時如果沙洲高低起伏沒有很大時,測量樁的距離可現場狀況決定,可以不用侷限在兩公尺內,測量時要注意高低落差,如果落差太大導致無乏準確測量時,則再調整距離。

(與宗儀老師討論海岸監測)

 

這次監測適逢金唐殿香科的關係,大夥相約在昭明國中前的7-11集合,再到頂頭額汕與林宗儀老師一同會合。這次林宗儀老師也帶研究助理及兩位學生一同參加海岸監測。接下來就分成兩組分別進行監測,秀慧、美鈴、翊瑄、信維前往補齊A1、A3以及B排的三枝監測樁後便開始作測量動作,另一組則由靜怡、家寧、晴文、小漠往北走進行測量。在補監測樁時GPS剛好沒電,幸好宗儀老師的研究助理有帶GPS,讓補樁可以順利進行。

(秀慧、美鈴、翊瑄及宗儀老師研究助理重新補新監測樁)

 

靜怡、家寧、晴文、小漠結束測量後開始撿海廢,統計結果為塑膠袋及塑膠飲料瓶居多。

(撿拾的海廢,塑膠製品佔居多)

 

海岸監測結束後大夥回到六孔管理站,向宗儀老師報告測量時被沙丘及消波塊擋住的問題,宗儀老師表示如有被擋住的問題可以向左或向右看一下,目測海平面的位置高度,不然就是將測量樁距離再拉開。

也提到目前的監測方式,在冬季僅能測量、觀察到新月沙丘的移動,這樣的監測方式也比較適合利用在觀察短時間的沙洲變化,例如夏季颱風前後的沙洲地貌等,所以,如果是需要記錄長時間的沙洲地形,宗儀老師建議未來可以試看看拿著GPS走海岸線、乾溼線與植被線來測量,但是監測樁還是要維護,如未來有遇到颱風或暴雨時,可以用監測樁來觀察沙洲經過颱風暴雨時的變化。另外,之後監測可以拍攝沙洲全貌的照片做為記錄。

(與宗儀老師報告測量時遇到的問題)

(宗儀老師建議未來監測可操作方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