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 護沙監測


文 / 陳怡吟、謝美鈴   圖 / 李翊瑄

時  間:2009年10月17日10時15分
天氣狀況: 晴朗
氣  溫:28.7℃
風  向:北
潮  汐:潮高0.626m

測量樁高度(單位:公分)
1-1:102             8-1:145
1-2:122             8-2:146.8
3-1:97.5            原5:78
3-2:134             原6:163
5-1:101             縣1:104
5-2:58               縣2:90
7-1:150

今日第一次參與護沙監測,在還未參與實習前,就有聽說過北門社大的夥伴們在七股沿岸長期參與協助海岸監測與護沙活動,而甚至發展出工作假期的模式,讓青年人有機會參與環境工作,同時更認識七股。

沿著濱海的風光,一路沿著大大小小的漁塭,走一大段路才到了護沙地點。一下車,就遇到強勁的風,風沙飛滿天,這時,社大同仁美鈴提到:這是因為每年這個時間東北季風風力漸漸強盛,沙子的移動就更加快速,隨風飄往他處,經年累月下來,加上其他的環境因素(水庫攔砂壩、突堤效應…等),目前海岸線以一年將近28公尺的速度在退縮。走在沙洲上,腳非常容易就陷到沙子裡,鞋子裡也遍布著沙,一不小心沙子就會隨著各種可能被帶離開沙灘,北門社大從96年開始進行護沙工作,以竹枝編籬的方法,試圖減緩沙子的流失。

今天來到這裡的工作有兩項,第一項就是測量沙丘的高度,在社大已經標記的竹樁作測量,每個月的數據累積下來,可以作為沙丘的變化的參考。另外一項工作是撿拾海灘廢棄物,將不同物件數字累加統計紀錄表,累積、分析,可以知道頂頭額汕沙灘上大部分的廢棄物來源是什麼,而有進一步的討論。

每次護沙監測前必須先查明今日的潮汐、風向與氣溫以方便基礎資料的建立。看著工作人員俐落的測量木樁高度,在測量的過程中也跟我解說,在多次實地工作的經驗及嘗試之下,目前標定的測量木樁有13支,包含最早一次的護沙工作留下的、工作假期時志工完成的以及縣政府施工的部份。聽工作夥伴們說,今年工作假期時發現往年做的竹柵已經被沙子覆蓋過去,今年的志工蓋起二樓也特別有繼續傳承的使命感,這也證明了護沙工作帶來了不同層面的效益。

在監測完後,我們沿著堤岸邊走,去觀察並拍攝這一個月來海岸的變化,而路邊的大肉粽(台南縣政府的防汛專用石,據說一顆價值一萬五千元)還一直在,遠端似乎有著不知名的工程車進出,繼續著海邊的工程…這次參與海岸監測又學到一門新知識,而海岸的保護卻是要更多人的一起努力,所以期待下次我們東港溪的夥伴們一同來參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