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PCD兩岸交流實習計畫總報告

《兩岸交流實習計畫總報告》

台南市北門社區大學

杜靜怡

 

其實在2013年北門社大工作夥伴小藍參與PCD實習計畫時,聽見她的回饋和分享,心中就已默默期待未來能有機會參與,總算讓我盼到了今年的到來,選擇了實習單位:四川的大巴山生態與貧困研究會,但我想不管何去何從,自己以開放學習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於是乎帶著興奮又害怕的心情踏上實習之旅。

 

4月10日從台灣出發,4月12日才真正到了實習的地點-柏林灣社區(當地生長大量柏樹而稱呼),當晚研究會秘書長-張浩良老師便召集社區居民開會,也和我這個從台灣來的實習生相互認識,過程中大家針對前些日子接待參訪組織的問題展開討論,不論是社區衛生、用餐、住宿,每個人都分享感受與建議,當下上了一課也讓我好奇柏林灣社區是什麼樣子呢?

草根力量。公民行動

 

四川大巴山生態與貧困問題研究會成立於2004年,在社區的角色就如同台灣村里的社區發展協會,組織居民來進行社區工作的民間團體,抓住主要靈魂人物積極且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去協調以及聚集地方居民,而張老師針對大方向與理念給予適時的提醒與指點,另外,除了張老師之外的工作夥伴也在通江縣幾個社區進行小母牛計畫的陪伴與培訓,而我主要是跟隨張老師在當地進行社區工作。

 

由於在中國甚至四川做扎根的在地社區營造的案例不多,所以在實習期間,大巴山研究會和社區陸續接待了一些參訪團,PCD的廣西夥伴、愛有戲,甚至與晏陽初圖書館、文化局的合作等,走訪社區的過程中才了解這十年來的社區的設施、規畫都是由居民一同討論、決定以及執行,所踩過的紅磚步道、汙水處理、渠溝都是工程隊一磚一瓦投工投勞的付出,對照台灣的雇工購料,將規劃交給專業或外來者施工,就少了對社區投入的感情以及當地環境的維護,對於投入社區工程的居民也是一種做中學的累積過程,而研究會特別要求開會一事,由居民共同參與式討論,致力於培養獨立思考的公民,為自己生活做決定而不要讓其他人來左右,呼應了社大的核心價值,透過學習、反思並且行動,從個人連結並延伸到公共討論,但大巴山研究會也曾經聽見許多負面、不友善的聲音,例如反政府、反動人士等,在中國的體制下,組織人民行動是如此的敏感,但實際上卻是如此地需要,熙明大哥(大巴山研究會負責人)曾說過家庭的夢(家庭或許可解讀從個人開始)完成後才有中國的夢,如何成為一個公民,其實不論台灣還是中國,我們都還在學習著,差別在中國社會背景之下所面對的衝擊更加具有挑戰性。

在柏林灣社區組織各個小組的分工與職責中,包含工程隊、互助組、婦女文娛健身隊、舞獅舞獅、山歌組、飲水合作社、社區廚房與居民小組等,每個小組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引導朝向自主運作的方式,例如社區廚房的部分,利用在廚房的場域,讓媽媽們彼此去觀察、開發,而不是透過外部的人去指導,不管是做菜方式、環境的整潔,我想也是一種相互影響、觀摩的過程,婦女角色位置的微妙我想這是研究會操作其中的用心,但如何蹦出料理上的火花和創意,或許透過學習可以帶來更多刺激,但並不限於廚藝的教學,美感的培養和挖掘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去引導,雖然我在實習期間沒有所貢獻,但我認為媽媽們運用在地食材和累積來的廚藝都是最棒的,若說要再加乘的話,或者可以利用在地且當季的花草竹木去做擺盤或設計,當料理上桌時,每個媽媽分享食材從何而來或者每道菜的由來、故事,我想一桌菜就不只填飽肚皮也是一場文化上的饗宴了吧。

 

另外,不得不提起當地的居民,張光春大哥,年輕時出外打工,從山西、北京、廣州走透透但中間總是留有回家的短暫日子,最後因為身體因素才真正留在家鄉,後續接觸到互助會而開始參與社區工作,並由大家推舉擔任社區工程隊隊長,除了規劃工程工作,研究會在社區推廣不使用農藥、化肥、留種、放菌養菇等理念與方式,他願意從自己開始實驗做起,透過示範讓更多居民嘗試,光春大哥在村子裡算是年輕一輩也較勇於表達,組織來參訪時他都能說明一些社區的規劃和想法,甚至今年還推舉進入了村委會,讓我想起了張老師對回鄉務工青年懇談會的觀察:只會掙錢不會講話的狀況,反而是社區的居民侃侃而談,讓我思考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才會有如此的差異。

 

「當個別的行為放在集體洪流中,才彰顯出內在真正的社會意義」,出外工作的青年在企業制度下只是個生產工具時,他們的聲音似乎被機器聲掩蓋住,在社會上亦若是,研究會在做社區工作,更重要的其實是一種社會實踐、公民的養成,從關心並改變周遭環境開始,找回對地方上傳統文化的認識、自然資源的維護等不同面向去實踐,最終是要體現一種可持續性生活的價值,放在現今的中國主流社會裡,是小眾卻也是重要的理念,特別在我感覺中國處於另一時代的大躍進,城鄉、貧富差距大,經濟、資本的潮流已抵擋不了,但真正我們所需要的生活是什麼呢?在此,不同價值觀的存在更顯得重要,回想到社大的價值也正是多元、互動的體現和觸發,讓更多人去反思個人乃至於社會的位置和狀態。

 

雖然這次實習機會沒有碰上一年一次的農產品展銷會,但其實直接與農民相處,比起只是做農產品購買的互動更為深刻,不僅認識養殖或生長種植的環境,也牽起了與在地的認同和支持,每次有機會一個人在社區閒晃時有時會思考著,如果是我會怎麼嘗試呢?想像著舉辦農作工作假期或打工換宿,讓家庭、學生或都市人來親自體驗鄉村的生活,但體驗不如真的生活在鄉村紮實,或許空的房屋可以用來作藝術家駐村或者引入大學院校科系來做研究或實習,前提下必須思考社區是否有能力和意願操作,甚至必須擬定出篩選的程序,外來者有時候會帶來刺激和進步但另一方面也會帶來困擾和麻煩,如何去取捨還是得社區一起來討論、操作以及修正,特別是這些工作是有賴於團隊去做整合和協調,而工作人員與在地居民也能創造機會做更多的互動和學習。即使沒有這些規劃,我覺得若能讓村中的居民安居樂業地生活,也是一股穩定社會的力量,不可或缺。

 

在地生活。感受鄉土

 

走訪社區時村民們總是好客地邀請我一起共餐,而桌上的每種食材幾乎來自土地上自家生產,油菜籽家家戶戶都種來榨油、臘肉則是去年冬天醃製、燻燒而成,豬隻們吃著牛皮菜或餐桌上吃剩長大的,豬糞、牛糞(農家肥)則是最天然的營養肥料最終回歸到稻米、小麥、蔬菜、土豆等作物上,剛好實習期間碰上了「四月鄉村無閒人」的農忙季節,家家戶戶都陸續收油菜籽、割小麥、插秧,由於地形、環境上的限制,當地少有機械化的狀況一切依賴人力,這時才真正體會到全家相互分工勞動的重要性,一種長期以來與節氣、土地所搭配出來的節奏自給自足著,過程中我也思考著使用機械化的可能性,一方面節省勞力和時間,但從另一角度想,機械需要吃油,又得付出更多的金錢和時間去換取,到底要該怎麼選擇呢?我還沒有答案,但張老師的言行中回應了我的疑竇,「上天賜與的資源要用智慧去利用」,就如同他想做家庭農場的初衷,透過養雞、鴨、魚、蜂、種有機蔬菜來支持家庭的經濟收入,這些必須在無毒的環境基礎底下才能實現,研究會十年來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下一步張老師透過身體力行來實驗,這也讓我想到了我們北門社大所做的漁夥部落,幸運的是,我們團隊遇見理念契合的社區夥伴,不同的專業、背景分工著不同工作,一步步的學習、修正慢慢地找出路,也期待張老師的實驗能為社區帶來更多的示範和嘗試。

 

研究會在社區舉辦暑期夏令營讓社區的國小、國中孩子們認識甚至參與社區事務、學習導覽,尤其是後來孩童因為教育需要必須在外住宿,或者最後被爸媽接回城裡,我想可能在他們生命中有著不可抹滅的記憶,也是一種教育扎根的一部分,十分需要時間也尤其重要的,甚至在地居民亦加入社區環境資源調查然後經驗傳承,對照我自己,畢業第一份工作開始進入社大,接觸到七股環境議題、在地農漁產業、文化等等,我原本以為我對自己故鄉是一無所知,但其實並不然,有一部分還是鑲嵌在個人的生活與生命經驗中,透過社大工作的牽引重新連結與擴散,我總是特別懷念國小,不管是窗外白鷺鷥與鹽田閃閃結晶的景象,老師帶我們去認識鹽田,或者村中廟會學校八音隊出團表演,這些印象都在我的腦海中無法磨滅,也是串連起我對故鄉深刻感情的一部分,即使我目前工作是面對成人,但我想如果連成人都不認識自己的土地,怎麼有機會讓小孩也親近環境呢,所以不管是大人、小孩,創造機會學習更能永續的發展吧,對於地方來說才更具有傳承意義。

 

生活智慧。文物活化

 

在實習期間,參與了鐵爐灣社區的文化陳列室工作,因為鐵爐灣有幾位原本在外工作近幾年落葉歸根的居民,他們也願意且積極參與社區工作,邀請張老師分享在柏林灣社區工作的經驗來一同合作與協助,試著先從整理出三百年古厝的空間,並拜訪各家各戶收集文物,最後整理成冊再由社區居民管理。在收集的過程中,我發現各家各戶就如同博物館,不管是放置在家中角落的石臼、脫穀機、風鼓機、木櫃,或者是常在使用的犁、牛軛、扯板子、鏈傢,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好像時光倒流到爸媽小時候年代,但對他們來說太常見反而不是文物的篩選標準,其實這些生活都是一代代百年所累積而來的智慧,能夠一直使用反而比起在文物館裡被緬懷來的更重要,村民可能覺得村子發展慢所以沒有太多的變化,但對我而言,卻是另一種的福氣保留了原始的農村面貌,並且善用自然資源(木頭、竹子)所加工而成的工具,感受到生活與自然關係的交融,這在於文化陳列室中也可以進一步嘗試,例如做作品牌,竹子是後來我的突發靈感,雖然最後因為時間不允許剛好遇上農忙,且烙燒的工具無法使用,但我想如果帶著居民一起做並結合他們的生活專長,我想會是過程中很重要的參與,此外,從家戶收集而來的木櫃,很可惜被紅布所蓋上,若能稍加整理也是展示的一部分呢!收集而來的文物重要的是如何賦予生命,不管是村子裡中醫生所留下的醫案、女子陪嫁的洗臉台或者紡織的工具,他們的存在都有一段精彩故事,居民就成了說書人,讓生活經歷與文物結合會更加生動、有意思。

 

價值衝擊。自我反思

 

在實習期間,我從山的這頭遠望另一邊,看見一棟棟白色水泥叢林,好奇一問,是所謂的「新農村建設」,又被稱為「巴中新居」,中國政府管理並進行農村基礎建設政策之一,到了當地,第一個感受是看見模具般的水泥房屋,以往木建築、土批房的傳統建築,不僅冬暖夏涼且容易取得材料,如今卻因此破壞了傳統建築文化,甚至不符合農作的需要,沒了家前曬穀的空地,少了存放穀物、農具的空間,在農業生產部分,為了農地管理上的便利,只提供小面積的種植,剝奪了居民農作的權利,更不用說土地流轉購買過程中不符公平正義的情形,在我看來種種的負面影響都讓我感到疑惑,疑惑在地居民的聲音被誰聽見?郭虹老師提醒了一件事,去問問地方的居民怎麼想吧,不可否認有些人將住進樓房當作一種身分地位上的提升或者高品質生活的象徵,但一定有人無法對於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情視而不見吧,鄉村一定就得按照城市的模式發展嗎?後來想想,其實台灣不就是如此發展過來的,到處是水泥建築林立、公路的瀝青鋪面、公園設有硬式遊樂器材等等,在我看來農村這些建設都沒有其必要甚至是多餘,但居民真的是這麼想嗎?會不會其實是我的一廂情願,還是社會上的價值只提供了他們單方面的選擇而無能為力呢?太多疑問了,對我來說,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深入的談話,但卻是給了我一些刺激,提醒自己每個社會現象都是多重影響下的產物,應該學會練習不同面向的思考與分析。

 

 

參訪後記

 

在實習的最後,PCD四川辦公室夥伴安排六天的參訪學習,前往成都、重慶與其他的NGO組織交流,參加了成都生活市集、認識重慶公眾河流環保中心並走訪偏岩古鎮與桃子坪的社區夥伴、進行免耕覆蓋農作實驗的合初人生態農園以及西南大學鄉村建設學院。

 

在成都生活市集中,組合了不同的元素來增加豐富度,包括市集、開放空間、舊物回收以及孩童塗鴉區,即使是空間不大卻也感受到農友間的熱情互動,開放空間則是規畫了日本木之花生態社區的講座,特別的是我也參與了市集的檢討會,感受到市集工作人員與農友之間為了更好而提出的建議與討論,甚至計畫舉辦農友之間的交流與出遊,沒有彼此的信任與理念的支撐是無法有如此的互動關係,市集未來有想找尋固定的地點,我天馬行空的想像,若能與在地社區或周邊環境結合,認識地方文化、產業、生態等,成為地區資訊的網絡平台甚至規劃和市集結合的小旅行,或許市集就不只有一種樣貌而可以創造出有更多合作空間,不管未來想嘗試什麼操作與方式我對於生活市集充滿著期待。

 

重慶公眾河流環保中心最初是做環境議題,不論是帶領社區作垃圾分類、關注河流議題、試著與地方政府機構作對話與監督,並發展出社區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而在今年與PCD合作項目中,嘗試在偏岩古鎮舉辦市集,包含友善農家、環保生活用品或製作地方土食材為主,另外,也規劃安排公益講堂,以生活、生態健康為大方向,一個月舉辦一次讓居民免費參加,透過軟性的學習活動帶進議題,並且預計在馬槽屋基、桃子坪社區嘗試並鼓勵居民走向生態農業,一方面透過社區網絡去尋找或招募農友,另一方面要找到理念契合並願意嘗試友善種植方式的農友更是需時間陪伴與經營,或許一開始可以先透過公益講堂來組織偏岩居民以及帶往周邊社區去舉辦,不管經由講座、實作、紀錄片分享或者參訪等多元的方式探索居民的想像和視野,組織工作人員也進而觀察且加深與在地居民的關係連結,就如同社區大學以學習為載體,有機會將每個人不同社會資源和經歷作串連,發展出在地資源和訊息的網絡,循序漸進地,嘗試地走出另一種旅遊路線與選擇,對於偏岩古鎮和周邊社區應該是一亮點,但這些都奠基於社區居民對於生活價值的理解與想像的過程,才有機會塑造出可持續性發展並互相成長的可能,但從環境運動到社區發展,感受到公眾河流願意投入更根本、紮實的培力,即使是地方上面對了土地流轉(土地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戶、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甚至靜水漂流(順著河流搭橡皮艇遊玩的觀光活動)的發展局勢已不可檔,能願意和居民先站在一塊兒才有機會去影響,危機就是轉機,或許反而可以成為環境教材之一,讓遊客不只是來觀光而更應賦與教育和反思上的意義,也讓在地居民能思考其他價值的選擇。

 

免耕覆蓋是我第一次接觸,由於自己對農事不熟悉,有些操作和實驗並不是很能融會貫通,所以也無法給予什麼樣的回饋,但我比較有興趣在於與在地社區連結和溝通的部分,一個外來的組織操作著不同於以往的農作方式,在地方上勢必像是丟進一顆石頭產生漣漪的開始,沒有機會和當地居民接觸比較無法驗證到此方面的經驗,但組織和在地農民連結,我想就是個好的開始,此外,回到台灣才知道有認識的農友正在關注免耕覆蓋,並與他分享合初人生態農園的紀錄片,意外地在我的生活圈有分享回饋的機會。

 

最後,雖然一剛開始到了四川有些不適應的狀況,飲食上對身體是個前所未有的刺激,氣候上也比想像中冷了些,就連語言即使四川話與普通話差不了太多,但語調上還是必須很努力地聆聽再加上詢問才有辦法理解,一個人必須勇敢地做決定和選擇,不可否認的是,我也因為懦弱、便宜行事而沒有做更多的嘗試和溝通,藉此也看見了自己的缺點希望能逐漸去克服和面對。一個半月的學習不是個結束,我想會是個開始,對於中國、台灣甚至世界的社會背景脈絡還需要做更多的功課,自己工作上的狀態也是未來我必須面對的課題,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為什麼要在社大?這三年多的累積對我的意義是什麼?目前我能肯定的是,在工作上能持續學習和突破是很難得珍貴的,希望自己能夠保持著勇敢、開放的心去面對未來的挑戰,也感謝緣分和機會帶領我經歷這一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