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員鄭淑清 圖:北門社區大學
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在2010年5月16日辦了一個「南瀛鹽景探幽」活動,簡介上寫要藉由實地踏勘,認識鹽田結構,體驗鹽田文化,而且行程中包括了台區、中寮、頂山、青鯤鯓、馬沙溝、中洲、井仔腳、舊埕到蚵寮等地的鹽場,等於涵蓋了整個北門區。說來慚愧,身為鹽分地帶的子民,但對本地的鹽田文化所知其實相當有限,從小感覺好像就是七股和北門有鹽田而已,哪會有那麼多鹽場可看?基於一份好奇,又見有鹽鄉文史工作室的專家許献平老師講解,便報名參加了。
從早上8點半集合出發,到傍晚近6點結束,這一整天下來,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台灣有這麼一頁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鹽業歷史!很感謝許老師,從頭到尾、不厭其煩、鉅細靡遺的,把所有和鹽業相關的事物,從歷史背景、鹽田結構、作業工法、曬製程序、道具寮房、採集運輸、到鹽工、鹽警、鹽官的行政體系全都一五一十的做介紹和解說,我既佩服許老師的博學廣識,更敬重他的耐心和熱心。他說南瀛鹽景可介紹的點至少有200個,今天只能安排幾個景點,但是因為他介紹得太仔細了,連安排的景點都無法悉數跑完,實在是太遺憾了!
原來台灣有紀錄的鹽業歷史從明鄭時代就開始了,早在鄭成功來台時,陳永華將軍就在北門一帶教人民製鹽,現在北門鄉的「永華村」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的。日據時代殖民政府大規模的規劃鹽區和鹽田,創立了產製運輸的程序,還建設了鹽田鐵路,也留下許多大小建築物,奠定了台鹽的厚實基礎,也開創的台灣鹽業的鼎盛時期。國民政府接收了日本的製鹽產業,大致還是因循原來的作業程序,但早期都還是肩挑鹽的採收方式,直到民國76年才開始改用機械採收,這是鹽業的一個大革命,原來的許多設備開始被棄置荒廢,成為歷史陳跡。但由於台灣的工資昂貴,海鹽採收不敷成本,漸漸不敵便宜的外國湖鹽,台灣的鹽場終於在2002年停產,走到歷史的盡頭。如今只剩下一些遺跡讓我們憑弔和想像當年的風光。
鹽場的規模比我想像的大太多了,從小看到鹽民在一畦畦的鹽田中扒鹽、擔鹽的景象,以為只要把海水引到鹽田中,經日曬蒸發就會有粗鹽結晶出來,其實並沒那麼簡單。今天我們在許老師的引導下,才見識到鹽田的真正結構,把海水從海堤外引進來要有巨大的水閘門,經由「集水道」分區引到內陸,鹽池又因濃集程度不同,分成「大蒸發池」、「小蒸發池」、和「結晶池」,另外還要有輸送濃縮滷水用的「輸滷溝」系統等。收集好的鹽要有「鹽堆地」放置,然後用鐵路或卡車運走。本來這些各類池子自從廢棄後都成一片汪洋,根本看不出裡面有分格,以前我經過這些地方,都以為這是魚塭,不知道這些原來都是鹽田。今年由於苦旱少雨,這些鹽田的積水乾涸了,才重現了本來面貌。許老師教我們看,格子最小的就是蒸發池,通常連續四格,再來是較大的小蒸發池和更大的大蒸發池,車子一面跑,我們一面看,一面數,相當有趣。
鹽田的底部結構分「土盤田」和「瓦盤田」兩種,台區、鹽山一帶的是土盤田,要用「石輪」來壓實鹽田底部,石輪很重,鹽田廢棄後,偶而還可見到留在鹽田中的石輪。井仔腳一帶的是瓦盤田,鹽田用瓦片或破碎的碗、甕墊底。我們認為瓦盤田生產的鹽應該較好,但許老師說,瓦盤田的鹽水蒸發快,結晶的鹽顆粒不實,土盤田的顆粒較硬,品質較好,這倒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又後來改用機器採收,底土會隨結晶鹽一起刮起來,不能用機器採收的瓦盤田就漸漸少了。
要從集水道或集滷溝將海水或滷水打入鹽田,早期是用水車。在鹽山旁的體驗區,架設了幾個大小水車供參觀的人親自下場踩踏,在井仔腳的鹽場也做了幾個。不過那都是後來造的,應該不是以前留下來的。看似簡單的踩踏動作,若是不得要領,還是很難順利踏動它,不少人上去後,手忙腳亂,就跌跌撞撞敗下陣來。後來有一位鄉土工程師造了六片扇葉的風車代替水車來抽水,那時候一座座的風車矗立在廣袤的鹽田中,景致一定非常壯觀。不過一旦遇到無風的日子,風車就停擺了,所以後來抽水機出現,這些風車也就走入歷史。許老師帶我們看鹽山北方目前可見的唯一一座風車,小小的,只有四個葉片,不是當年的型制。
以前經過潟湖一帶的鄉野,常常見到在路旁、堤岸或遠方有一座座小小的、破舊的、甚至已經傾圮的小寮房,點綴在平曠的地面,不但不起眼,還覺得有礙觀瞻。今天許老師不厭其煩的指點給我們看,那一個是工具寮仔,是鹽民當年在野外放置各種工具的地方;那一個是修繕寮仔,是專事整修工具的寮房;那一個是抽水馬達房,水車、風車時代過後,就靠這些馬達來抽鹽水。原來這些破陋的小建築都是當時鹽民們生計上很重要的地方,了解了這些,不但不再覺得它們不起眼、有礙觀瞻,反而覺得它們對這片土地的風情有畫龍點睛之妙,對它們憑添了許多敬意。
在台區西方,許老師特別帶我們去看一排只剩磚欄的集滷池,旁邊有一座小抽水站,裡面已經空空如也,但馬達的基座洞仍在。這一條由寬變窄的筆直道路一直通到西邊潟湖的海堤,路的一側有一排整齊的電線桿,這些電線桿原來都是為了輸送提供這些抽水馬達的電力所架設的。那向遠方延伸、整齊劃一的身影,給這遼闊的大地塑造了一個美麗而孤寂的圖案。這個時候正當午後,陽光非常強烈,但是大家都興緻勃勃的隨老師四處走動、張望,還下鹽田去觸摸雪白的結晶。
日據時代為了將收集各鹽田曬好的鹽,還從七股到馬沙溝建造了三條縱貫南北的運鹽鐵道幹線,貫穿這一帶的鹽田,可以想見當時產鹽的盛況。這三條窄軌的鐵路行駛的都是五分車,分別稱為西幹線、中幹線和東幹線。後來卡車取代了火車,這些火車就功成身退了。滄海桑田,經過歲月的洗禮,當時的鐵路路基都已經不見了,不過機車車頭還保留了一個,放在七股鹽埕的鹽場辦公室外供人瞻仰,許老師說還有另一部放在鹽山博物館,我們沒有去看。
另外許老師還帶我們穿過鹽埕鹽工宿舍後面的一片荒煙蔓草,去看一個歷史建築,那是建於民國44年的一個機車庫,原是當時火車機車保養修復的地方。機車庫門面上的題字居然還是名書法家朱玖瑩所題的,彌足珍貴。雖然外表殘破,但內部的檜木屋樑倒還完整、堅固得很,許老師說希望當局能善加維護,不要像蕭壟糖廠一樣,屋樑、屋頂被人家拆走了一大片。這個車庫也是鐵路中幹線的南方終點,中幹線由此向北,一路都沒有彎曲,可以一直通到馬沙溝的鹽場場務所前。
在鹽埕鹽場辦公室西側有一個莫名奇妙的水泥池子,旁邊還建了兩道有斜坡的平行水泥台,許老師說他本來也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用的,後來才得知,這是改採機器採鹽後,運鹽卡車的「洗車池」。運鹽車出任務回來一定滿身泥巴,要開進車庫前得先在這裡清洗一番。水泥池乃是儲水池,斜坡是要讓卡車開上去後,可以從下面清洗底盤。許老師說,這個毫無特色的建物,居然還能保存到現在而沒有被拆掉,成為時代的一個見證,他覺得很意外。我想可能它所在的位置較偏僻,同時這個建物的水泥也太厚了,輕易動彈不得之故吧!
自從鹽場廢棄後,許多原來的設施已經逐日消失,例如大寮大排水往頂山的路口處的一個抽水站,許老師說他上次來看時,還有碩果僅存的一部抽水機,這次來時已經沒有了,可能是在最近才被拆掉的,原來的板架上還留有剝蝕的鐵屑呢!還有西濱快速公路旁,原可看見一個廢棄的「槍樓」,那是從前鹽警戍守的崗哨,用來防範百姓「偷擔鹽」的,但經過九二一地震、八八水災等的重創後,逐年崩損,如今已經完全倒塌,只剩下地基而已。這些過往的歷史陳跡,正一個個逐漸從這片土地上消失煙滅,真叫人不勝唏噓!
不過也有一些目前還建在的,青鯤鯓南面有一個2號抽水站,有全台唯一用澎湖的玄武岩與珊瑚礁建成的水門。從那粗大的水管和內部機房機組的標示,可以想見抽水馬達馬力的強大。整個區域已被政府列為歷史建築,我們在四周遊走一番,真的可以感受那份滄桑之美,但卻不敢在內部多做勾留,因為整個建築已經是座危樓,似乎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另外在青鯤鯓西南航道南側也有一個抽水站和水閘,也被列入歷史建築,爬上挑高的閘門台,視野很廣,在接近黃昏的斜陽中,景致美得炫人。這裡大車很不易到達,感謝開車的劉司機,克服許多艱險,載大伙來回。
另外今天也走了許多如今只剩遺址的地方,由青鯤鯓進入大潭寮之前,路的南側有個廢棄的「地磅」,是原來運鹽車進入這一帶鹽場時必經的關卡。後面原有一個鹽警中隊駐紮,房舍地基猶在。後港國中東側一片濃密的樹林,日據時代原有一個台灣鹽警大隊的本部,當時殖民政府有意將此地設為一個大規模的警政中心,所以道路開闢得很廣闊。不過當時的房舍已經完全拆光,現在是密林叢生加上荒煙漫草。現在的後港派出所後方有一棟日式宿舍,也是當年的鹽警用的,政府擬將之拆除,經文史人士力爭,目前還保留。在地磅對面又有一片茂密的叢林,早先是個酒家,後來做為鹽警訓練中心的宿舍,叫「自強村」,如今也都片瓦無存,附近的「五棟寮」也和鹽業有關。
還有一個動人心魄的景觀,就是位於青鯤鯓北面的「扇形鹽場」。這裡屬於第一工區。站在北航道上的拱橋-鹽豐橋端向西北方向望去,一大片的鹽田,從結晶池、小蒸發池到大蒸發池以及鹽滷溝都從鹽豐橋頭起,由內而外呈扇形圓弧分布,非常特殊,美麗極了。不過這一區鹽田和其他各區隔離,產鹽、收鹽都獨自作業,花最多的經費,運作時間卻最短,從66年建造到76年停產,只有10年壽命。橋頭上風很大,連站立都有點困難,但大家都捨不得離去。後來車子還沿著鹽田南側一路走到盡頭的鎮海將軍廟,讓大家可以更清楚的看見整個鹽田結構。
當年那些辛苦的鹽工所住的宿舍很多都已經拆遷或改建,目前仍維持原貌的大概就是台區。原來台區之名是台灣鹽業產製區的簡稱,以南聖宮為中心,鹽工住家向南北兩側延伸,廟北方62戶,南方24戶,格局很像眷村。由於這裡風大,居民黃昏時到廟前活動都包頭包手的,彷彿還在鹽田工作,許老師說,如果黃昏時來這裡,可以強烈感受到鹽村的風情。
還有很令我感到意外的,位於台區門戶的「新山仔寮」竟然曾是七股最繁華的地區,因為這裡有鹽場高官的官邸,是顯貴們的生活圈,當年有澡堂、活動中心,甚至有一家酒家。東邊的八棟寮,也是從前的鹽工宿舍,但如今只剩三棟,住戶只有4戶。
台鹽不產鹽後開始轉型經營,現在把許多地方都逐漸蛻變成觀光區,最著名的當然就是鹽山。但裡面除了有一座地標性的鹽山供遊客攀爬,和一座「不沉之海」的鹽浴池可讓遊客體驗浮力,算是和鹽業有關之外,攤販、遊園車、嘟嘟小火車都和一般遊樂場沒有兩樣,連後面的十棟寮也轉型為樂活村了。還好,在鹽山東側還保留了兩座高大的洗鹽塔,在機器採收後,含有泥土雜質的粗鹽就在這裡用飽和的滷水洗滌,不過這兩座已經銹蝕斑斑的高塔沒有任何指示和說明,一般遊客也是不會去看的,恐怕不久也會面臨拆除的命運。
其次,位於鹽埕的七股鹽場辦公處還留著原來日式建築,圍牆外的高大椰子樹顯現了當年日本官衙的氣勢。對面招待所改成民宿,附近新設立的七股鹽田旅遊服務中心,鹽光基金會正將其旁沒有拆除完的鹽工宿舍規劃成咖啡民宿「鹽田寒舍」,今年暑假就會開張。
再就是井仔腳的瀨東鹽場,把舊有鹽田佈置成瓦盤田體驗區,相當程度的保留了一些鹽田文化,也引來了不少觀光客。不過曾經喧騰一時、可以媲美黑面琵鷺的黑腹燕鷗,在曝光後大量人潮湧入,卻使得這種萬鳥翔集的自然奇觀消失了,真是遺憾!今天這趟行程就在井仔腳的夕陽餘暉中劃下句點,主辦單位還讓大家人手一袋台灣鹽帶回家做紀念品,真是窩心之至。
歷史的腳步是不會停留,也不會回頭的,過去的會逐漸過去,甚至逐漸消失。台鹽的轉型也是勢在必行,我們也不必有太多的遺憾和感嘆,但願未來的台鹽走得更穩健、更成功。而那份屬於歷史的,我很感謝像許老師一樣的有心人士幫我們記錄下來、保留下來。聽老師說他們已經完成了一本「南瀛鹽景」的書,裡面有上千張的鹽景照片,其中有許多現在已經消失,再也看不到的,幸好有早一步拍照保留下來。我想如果這本書開賣了,我一定要去買一本來珍藏。
還有應該記上一筆的是,在從青鯤鯓到井仔腳的路上,聽到為「南瀛鹽景」拍攝5000多張照片的王素滿小姐,講她拍攝這些照片的心路歷程,令我非常感動。她接到這個任務之時,恰逢母親過世,痛不欲生。但藉著幾個月每天早出晚歸為鹽場留影,不但逐漸走出傷痛,還深深迷上了這鹽場的美景。她連在88水災時也外出取景,歷盡劫難,差點殉職。光憑這一點,這本「南瀛鹽景」就有珍藏的理由。
今天的行程真是太豐富了,收穫也太豐碩了,許老師說,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景物,很可能不久就會消失,將來可能再也見不到,所以今天的行腳真是太珍貴了,尤其有許老師詳盡的解說,真叫人感激不盡。謹將記憶所及、印象較深的記錄下來,其實還有許多東西沒有寫到,而所寫的或許有錯落也不一定,不過這是自己最真實的一份心得,謹記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