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翊瑄
去年8月去東京看都市的河川營造,今年則來到琵琶湖畔看河川與社區間的關係,相較於東京的都市型態,琵琶湖畔的社區可說是較鄉村型。而在出發前一天卻碰到日本東北發生9級大地震,引發大海嘯,在這樣的狀況下,依然照原訂計畫前往日本中部琵琶湖進行參訪。幸好,中部沒受到影響,讓我們此團得以順利成行。此趟行程,除了有在川人街一書中提到的三個案例:甲良町犬上村、醒井地藏川、足助外,另安排參觀琵琶湖博物館、道之驛、針江、近江八幡等地方,看到很多有趣的人事物。
以「湖和人」為主題的琵琶湖博物館
琵琶湖是內陸淡水湖,也是世界少數的古代湖之一(約有390萬年的歷史),總面積佔滋賀線的六分之一,換另一種說法是有三個台北市這麼大。以前琵琶湖是關西水源的命脈,人們在湖裡捕魚、載送貨物(船運)、家用水等,都是依賴著琵琶湖來生活。琵琶湖博物館便是以延續「湖和人的關係」這概念而建立,並為社區提供多元服務,如:互動體驗空間或課程等。
實際走一遭博物館後,裡頭的展示都採開放式居多,歡迎大家去碰觸,去感受,像是鐵隕石、魚、螃蟹等生物。除了展示介紹外,另有許多講座及研究會。研究會都是依照館員的專長來設立,如:田野調查、標本採集等,透過簡單的調查讓博物館有更多資料外,更能讓居民重新認識居住的環境。這種和居民的互動方式和台灣多數的博物館有極大差別,琵琶湖博物館更具有民眾參與及交流的關係。
從一條污水溝開始的近江八幡
今天由近江八幡市協働政策部地域文化課文化財保護小組的奈良俊哉組長為我們介紹導覽國定文化景觀財的近江八幡。
1585年,豐臣秀次於八幡山築城,同時,也在八幡山周圍挖掘連通琵琶湖的護城河,稱為「八幡河」。除了保護城外,更有運送物資的功能,許多商人遷移到此。江戶時代裡,近江八幡都非常繁榮,有近江商人的故鄉之稱。隨著湖東鐵道的開通,興建八幡車站,在車站前發展出新的商業中心,有了舊城和新城兩個區塊。在舊城裡的八幡護城河逐漸變成一條污水溝,居民提出要填埋八幡河的計畫。但另有一群人(近江八幡青年會議所JC)提出填埋護城河會後悔的口號,主張要復原八幡護城河的風貌。經過一連串的討論、活動,JC提出解決方案,新成立「回首近江八幡協會」,開始展開八幡河的保存運動。這也是社區營造的開端。
聽完大致的介紹後,開始走訪仍保有傳統風貌的近江八幡街道。很幸運地,這兩天是近江八幡舉行守義長祭典,街道上瀰漫著歡樂氣氛;看居民扛著山車互鬥,不管男女老少,幾乎都呈微醺狀,有趣的祭典吶,讓我們大飽眼福,感受日本祭典和台灣的作醮不同處。
晚上則至酒遊館與八幡守護會交流。
西村亞美子女士是酒遊館老闆也是守護會的一員,在男性為主的日本社會,女性會出來做事,很不簡單呢。白井貞夫老先生說,目前守護會裡的成員是以退休老人居多,幾乎不見青年的加入,最主要原因是青年都去大都市打拼了。在台灣,青年外流也是常見的現象,不過卻很少積極運用退休人士這區塊的資源。
或許是祭典關係,也或許是豐盛的在地餐宴及當地人的款待,今天的近江八幡充滿熱情歡樂。
潺潺水聲遊園之町:滋賀縣甲良町
甲良町位在琵琶湖東部,是在犬上川上的小鎮。早期,因灌溉水田關係,位在犬上川周圍的村落常會爭奪水權,甚至有互相打鬥並傳出有10多名犧牲者。也因這個爭水權的大事件,1933年將源頭合而為一並建造水壩,在1946年犬上川水壩完工,穩定的供水讓水權爭奪落幕。這個犬上川水壩僅用來供給農業用水而,並非是工業用水,原來建水壩不是不好,端看用途為何吧。
現場有犬上川土地改良區的新谷先生、從事農業30多年的野瀨喜久郎先生、GrandWork甲良領袖的北川勝先生及GrandWork滋賀的山崎義盛先生與我們做交流。大家對於蓋水壩及如何蓋提出許多問題,甲良方面也都詳盡的為我們做解答。蓋完水壩後,有了田地劃分及水浚地下化的計畫,而這計畫成了甲良町社區營造運動的開始。
水浚地下化意味著與在地面上流動的水將消失,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用水將從眼前消失,這讓居民感到不安,也因此縣方面與居民共同討論出可解決的方法。甲良町共有13個村落,各社區有分水工,其分水工便依各社區的特色或需求去設計建造分水工公園,後續管理維護也由各社區居民去執行。居民皆參與實際運作,而非行政作業上的社區參與。
「水は私達の生命」(水是我們的生命),這是在此次旅程中,沿著甲良町水邊所看到的標語,也是甲良町從爭水權到水浚地下化這段過程中想要訴說的吧。
緩慢自在的醒井地藏川
一到醒井車站,即見臉上掛滿笑容的兩位年紀已長的伯伯在車站前等候著我們,用著準備好的中文小字報來歡迎我們。隨後,分成兩組逛這仍充滿江戶時代氣息的醒井宿場町。醒井位在滋賀縣米原町,在江戶時代是個宿場町,現在依然保有江戶時代氣息及景觀,而流在街道邊的地藏川也仍然被當地人所利用。
沿著醒井街道漫步,聽著導覽伯伯的解說,兩旁房屋離河川或街道都會留有一些空間,房屋跟房屋之間亦是,這樣的退縮讓各家都保有自己的河川空間,各自活用河川,像是:冰鎮食物、造景、休憩等。也因為居民仍在使用地藏川,對於水質好壞是十分重視,每當夏天來臨,看著河裡的梅花藻小白花,便能知道水質好壞了。
走至源頭再彎進巷子,伯伯介紹在地手工點心:泡子堂的六方燒。小小店鋪裡,瞬間被我們一群人塞滿,店家出動所有成員服務我們,包裝、算錢、收錢,好熱鬧。而這六方燒,外皮酥內餡香甜,其實還頗像台灣糕餅白豆沙泥。
日本有許多宿場町,最具知名度的應是妻籠馬籠宿,或許是觀光熱絡關係,雖同樣保有舊有家屋景觀的妻籠宿卻顯得商業氣息濃厚,而醒井這地方還包含了生活、歷史等豐富感。離去時,73歲的導覽伯伯說著:有空再來。我想,有空時,我會再來的。
振興長濱舊市區的起點:黑壁銀行
長濱市是豐臣秀吉被封為大名第一個城堡的城市,作為一個城下町而繁榮發展。黑壁銀行是一棟於1900年建立的銀行,因為外圍牆壁皆是黑色,而被稱為黑壁銀行。因為1980年代在長濱郊區大型商場的興起,造成舊市區的沒落,黑壁銀行也在1988年被出售。這出售黑壁銀行一案,讓許多人失望也驚覺到若這充滿歷史故事的建築物消失,這長濱市區老街道也將消失。其中,有一位企業家大力發起保存運動並募集資金,找到七位企業家、長濱市府及市民共同出資將黑壁銀行買回,並成立黑壁株式會社當作經營主體。
現在的長濱市以發展玻璃產業為主,會想到玻璃產業最大的原因是,在鄰近長濱市周圍城市沒有玻璃產業。黑壁公司陸續成立玻璃展示館、玻璃工作坊等,將玻璃產業與社區營造結合來經營,再加上原有的祭典活動,並舉辦大型博覽會(豐臣秀吉博覽會),以此來吸引人潮。只是在辦完博覽會後,又要如何吸引人進來長濱市變成另一個挑戰了。
在聽山崎弘子女士簡報時,發現到那位召集募資的企業家是黑壁銀行得以保留的最大功臣,有他大力奔走及遊說才有今天的長濱市街道。在經過1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長濱市有500多間店家,其中有11個館是黑壁公司直接營運,部分是黑壁公司資助,其餘則是自行經營。
只是在這麼多店家的支撐下,吸引的大多是外地人來這經營,較少當地人留在長濱市,這三年來才開始有一些年輕人進入,但是目前仍無法找到讓年輕人留在家鄉的方法。或許長濱市距離大都市較近,也或許這樣的觀光事業似乎仍無法支撐居住者的生活吧?
因為大多是老年人為主的市區,也開始想這些熟年世代(55歲以上)能做些什麼事?可以是辦理活動的志工、可以是做調查的志工、也是經營店鋪的員工、或是創作玻璃的工作者等,並沒有因為年紀漸長而讓活力消失,可以去發展或貢獻各自的興趣或專業,這也是另一種活化社區的方法。
在台灣的老街道,大多是店家林立,即使是富有歷史的建築物也大多會當作商業經營,很少有更深的意涵,就像當我走在老街上,也總是吃吃喝喝,拍照留念後即離去,真要說起有何特別之處,還真說不出什麼故事來。或許,台灣在老街再造上,可以多方參考,找出自己的特色來。
生水的故鄉:針江
針江位在滋鶴縣高島市,也就在琵琶湖的東北湖畔處,流經此處的河稱做針江大川,社區大部分保有江戶時代的建築,也保有與針江大川共生活的水廚房。NHK曾做過一部紀錄片:映像詩 里山 命めぐる水辺,也因此,針江聲名大噪,許多人都想來造訪針江。想來這一覽水廚房風貌要先預約,才能進入居民家中參觀;也要懂日本語,才聽得懂導覽員解說。
而在車上聽宜欣老師說著與針江生水之鄉委員會預約過程的波折及幸運,再加上能看到在琵琶湖博物館展示的水廚房真實原貌,更讓人對針江感到好奇。
導覽前,先發給大家一份地圖、竹水杯及識別證,即展開今日針江水廚房之旅。
針江大川的水大部分是山上雪水融化,而進入地底下後,因地下水層淺,只要用竹枝插入地面,即有水湧出,有許多小湧泉。居民利用這湧泉,建造了與針江大川共同生活的水廚房,針江此地仍有120處的水廚房。水裡不僅只有水,還有鯉魚。餐具碗盆清洗或食材冰鎮清洗皆在這水中完成,廚餘給鯉魚吃,一點都不浪費,而這些鯉魚大多是當作寵物在飼養了,或是另一種水質觀察者身份。水質不乾淨,這鯉魚也無法生存,也無法當作生活用水了。
每到一處的水廚房,大家開始拿起手中的竹杯子舀水品嚐,儼然是另類的品水大會。導覽伯伯說,某些地方的水適合作豆腐,某處的水適合釀酒。這麼一說,好像真有其事,剛入口的水及先前已入喉的水好像其甜度有些許的差別呢。碰巧的是,遇上製作豆腐的店家:上原豆腐,立刻請婆婆切一口大小讓大家嚐嚐,豆腐充滿豆香,紮實綿密,果然好吃。而在針江入口處的酒藏也是使用這的水釀酒,酒香十足,大夥離去是人手一罐吶。
隨著導覽伯伯從馬路彎進巷弄再穿過庭院,聽著伯伯說水和居民的關係,再次想到在甲良町看到的標語:水是我們的生命,沿著琵琶湖的社區都是以此態度再對待水,而我們呢?
多元的社區營造:足助町
之前在川人街書中看到足助案例,加上聽過有人介紹其豐富的經營模式,讓我對足助充滿了興趣。
同樣是透過想保有原有建築的街市景觀發起的社區營造,除了景觀保存外,還發展「香嵐溪」賞楓、讓工匠重現昔日足助生活文化的「三州足助屋敷」及高齡者服務業的「百年草」,更是值得一看。而隨著解說介紹,此行的焦點聚焦在足助町用來淨化水質的一項東西,足助町方面也熱心地透過圖案、數字、簡單漢字和我們對話,另外就是自由參觀「三州足助屋敷」。足助屋敷看起來就像是個民俗文化村,只是多了些互動。可以現場看到匠師製作,隨時和匠師對話(如果語言不是問題的話)。較可惜的是今天「百年草」休息,無法參觀及享用醇香咖啡阿。
這短短幾小時參訪,感覺足助就是個觀光盛地,發展的營造點也是為了吸引人潮湧入,或許是今日只有簡單的逛逛街道僅有的感想吧。
道之驛:多功能的休息站
道之驛,顧名思義是道路的休息站。這地方也是此行的一大重點,安排在中午時段,見識一下日本的休息站。
道之驛是在1991年由鄉鎮公所成立公司,政府認證後即可在公路上掛牌,大多是在鄉下地方設置,現在約有900多個道之驛。不僅只是當作行駛公路中的休息用,更有活化產業功能的地方產業交流中心(農業平台)及旅遊情報發送或是有提供聚會場所的會議廳或是展覽用的館廳,最讓人好奇的便是產業交流中心了。
記得多年前,在某日本節目上看過介紹產業交流中心,覺得教導農民自產自銷(寄賣)的方式很有趣,今日總算可以親眼見證一下了。產業交流中心會教農民運用電腦登錄農民編號、農產編號、數量、價格這些簡單數字登打,之後農民只要將標籤貼在欲販售的農產品上,再放置於販賣平台上,便可回家繼續農忙或休息。當然,物產中心會抽成當作營運費用。而這套流程簡單又方便,且採地產地銷,除了生鮮產品,也會有手做點心、餐點、茶葉、醬料或手做物品(如:拼布類)等,產品很多元,短短一小時也很難逛完呢。大家離開時,也都收穫滿滿。
再看看台灣的高速公路休息區,大多是提供旅遊情報、用餐的服務,即使有伴手禮也多是企業經營,鮮少有個人農家販售。而台灣也有的產業交流中心,則多淪落成蚊子館,空有硬體建置,卻無人經營,是很可惜的事。
—-
感謝綠元氣安排此次見學,回到台灣已三個月,回想起這段見學之旅,仍舊會帶著滿足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