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meen Shikkha(教育)參訪記錄


參訪主題:Grameen Shikkha
參訪時間:2008年9 月22日
參訪地點:Bogra
參訪紀錄:李瑩潔

在接連兩天參訪過葛拉敏銀行分行集會情形、分行辦公室及其姊妹機構漁業養殖後,今天所要參觀的是葛拉敏教育機構(Grameen Shikkha)中的學齡前兒童教育及幼稚園兩個部分。

在聽取葛拉敏銀行國際部經理Mr. Morshed對此兩個單位的簡單介紹後,有幾點關於葛拉敏教育的作法值得討論:

一、田野調查
在進入村莊推行pre-school後,每年Grameen Shikkha會進行全村孩童年齡調查,鼓勵3-5歲孩童就讀。運用在社大方面,當社大要進入社區時,先進行社區田野調查,有助於瞭解整個社區的人文生態歷史等,更容易打入社區推動課程。

二、教室環境
學齡前教育的教室由於是村莊居民無償提供,又孟加拉的電力供應並不普及,教室光線太暗且不通風,是否對孩童視力會造成影響?

<學齡前孩童教育教室:由村莊居民提供>
 <幼稚園教室:在公立小學旁的教室,是由鄰近幾個村莊共同開設。>


三、部分負擔經費
除了教室是由村莊民眾無償提供外,老師的薪資並非全由葛拉敏教育負擔,部分是來自學員的學費。和現今一味地只提供金錢補助卻無實際成效的部分慈善機構相比較,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很先進,也能讓民眾更珍惜資源。

四、家長會
家長會的成員幾乎是女性為主,主要內容為家訪、評定孩童表現、和老師及Grameen Shikkha討論問題和溝通等,透過家長會,組織民眾來參與社區。比較特別的是,為孩童的表現評分,這是在台灣教育中的家長會看不到的。

<學生評分表>

五、教學器具
有國際機構捐助Grameen Shikkha,但教學器具並非由Grameen Shikkha無償提供,而是請老師跟Grameen Shikkha購買,再加上教室及老師部分薪資是村莊負擔,購買教具的作法令人不解。
<遊戲區:認識生活器具>

六、公共衛生教育
透過在教室張貼生動圖文海報,來宣傳公共衛生的重要性。
<貼滿各種海報的教室>

七、提供教師訓練及指導家長會
除定期的教師訓練及一年一次的大型教師培訓外,另有兩位Grameen Shikkha的專員分別來督導老師及協助家長會運作,但同時卻又是賣教具,雙重身份讓人疑惑。且今天無法實際瞭解家長會真正的運作情形,是可惜的地方。

八、不限制學生身份
因為是葛拉敏銀行姊妹機構,總會讓人有疑問是否只限定是葛拉敏銀行會員的小孩才有資格參加。Grameen Shikkha沒有資格限制,只要是符合年齡且有意願的小孩,即能一同來上課,同時也鼓勵母親陪同小孩一起上課。可惜的是,今天的教學只有看見小朋友,無法瞭解家長們參與的狀況。

參觀完Grameen Shikkha,不難發現,透過Grameen Shikkha教學有助提升窮人們的識字率,而提升識字率正是葛拉敏銀行脫貧指標之一。而從小就讓小孩受教育,對於葛拉敏銀行的高等教育貸款的成效是否有助益?這種財務獨立卻又將工作內容環環相扣的組織現象,還挺有意思且有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