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台灣農村社大另類香港學習之旅~大澳棚屋

2015/8/8

文/家寧

大嶼山-大澳漁村

對於香港這座城市的印象,不外乎摩天大樓、商場、購物中心等現代建築,可以說是主宰這座城市的天際線,很難想像過去近150年前的香港不過是個漁村,而大澳是香港唯一保存過去漁村文化的地方,來到這裡才多少體會到150年前的香港漁村風貌,原來香港也有如此不同的一面。另外,透過「大澳永續發展教育工作室」謝世傑先生(Eddie)的導覽介紹,才了解,大澳曾經是香港主要的漁港和駐軍的重鎮,也是百年來的漁鹽業重地。

Eddie及兩位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的實習生(溫釗榆(Chiu)與梁銘君)先對我們做大澳的自然環境及經濟變遷的基本介紹,目前在大澳的居民多半已不仰賴漁業為生,少部分會外出到其他地方從事漁業活動外,因為香港政府政策的影響,大澳的漁業已逐漸式微,加上目前「珠港澳大橋」的興建工程更影響了附近魚場的漁獲量。鹽業現今完全停產並轉型為魚塘,有部分成為紅樹林自然生態區。關於大澳的紅樹林區保護的發展變遷過程相當的耐人尋味,當日我們所見的區域,經Eddie的說明,那原為1982年被大浪打毀的鹽田,荒廢後逐漸長成了紅樹林,卻又因九龍機場的興建工程遭破壞,最後2005年香港政府決定重整(搗毀)野生紅樹林,並另外以人工的方式復育規劃保護區,實在很難形容聽見這段變遷的心情,或許任何區域的公部門思維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吧?

因為明代的海禁政策,讓當時在香港周邊海域捕魚的漁民無法上岸,世代以來,讓大澳成為漁民蜑家人的聚集地,蜑家指的是長年以船為家的漁民,累積的生活習慣,在可以靠岸生活的同時,就在岸邊建棚屋住下來。而在大澳漁村內,密密麻麻的棚屋、縱橫交錯的水道與橋樑,因而構成相當獨特的漁村景象。

傳統的棚屋結構主要以木材(昆丁木-有防水的作用)及葵葉興建,並以木柱或石柱將屋固定於水面之上,棚屋旁可以停泊漁船,各間棚屋連成一排,緊密鄰靠。目前在大澳一涌與二涌的棚屋有百多年的歷史,算是目前保存最早最完整的棚屋聚落,另外新基棚屋區則從1920年代開始逐漸形成,一直到1980年代初,棚屋的數量在香港政府的管制下固定(港府將棚屋定義為臨時建物)。

P1070653
戶戶相通的棚屋

大澳的棚屋就建在漁村的河道兩畔,且每戶相連,部分通道還會穿越鄰居家的客廳或廚房,營造出相當緊密的鄰里生活圈。傳統棚屋是依照著漁船的概念設計而成,棚頭是居民日常作息的地方,棚尾會用來曬密肚鹹魚、海帶、沙菜(或稱十八頭,據Eddie的說明,是當地的某種海藻,有治療肚疼的功效)等海鮮乾貨。

P1070627
大澳特有的密肚鹹魚
P1070629
沙菜(十八頭)

這次來到大澳也安排乘小艇在水道中穿梭,除了換個角度近距離觀看棚屋聚落,甚至還出海看見了目前族群數量極少的中華白海豚(在香港的中華白海豚面臨到「珠港澳大橋工程」所造成棲息地被破壞,導致族群數量逐年銳減)。在漁村裡走一圈,不難發現這小小的聚落受到觀光發展的影響,最細微的生活方式、交通甚至是人群聚集,追求經濟發展下,最後影響到當地住商租金上漲等問題。Eddie提及這部分也說明到大澳漁村當地目前面臨到財團控制地方發展的狀況,財團帶來了經濟收益相對也帶來了破壞,要怎麼去因應這些變遷與後果,可說是目前最大的挑戰。

維繫傳統和著重經濟發展,兩者間所帶來的矛盾,Eddie透過簡報時仔細地向大家說明他現在在大澳作組織工作的心路歷程,目前的大澳面對到的是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模式,對於地方資源發展的定位與操作模式,Eddie形容像是一杯水有兩個角度:資產為本或是需求為本;然而香港政府以經濟為優先,事後再補強破壞的作法,成為大澳或者是說整個香港面對「發展」最大的內憂,要怎麼抽出經濟開發為重的思維?怎麼「自力更生」、怎麼永續經營,不只是大澳要思考如何因應,也可說是香港組織工作者最重要的課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