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台灣農村社大另類香港學習之旅~天水圍

2015/8/5                                     文/家寧

在經歷地鐵-巴士-輕軌的重重轉乘,來到元朗市的天水圍社區,首先透過「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的阿欣(梁麗欣)向大家簡單說明天水圍的基本資訊,另由總幹事-阿靚(鍾婉儀)向大家介紹「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的詳細概況,最後由「天姿作圍」的工作人員-阿縈介紹「天水圍社區經濟計畫」的操作並帶大家走趟「天秀墟」了解目前在天水圍操作的市集實況。

元朗-天水圍

天水圍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市的西北邊,原是圍村[1],在1970年代由財團取得天水圍的土地資產,並做為新市鎮規劃開發。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為因應人口的增長,收購了天水圍所有的土地,並改由政府發展天水圍新市鎮,1980年代末,香港政府便開始天水圍新市鎮的規劃,填平了周遭的魚塘、農田發展成為以住宅為主的新社區,但香港政府在當時與財團簽訂密議,限制了政府不得在天水圍另行發展商業,以免妨礙私人屋苑[2]的商業收益,這開發的密議也造成日後政府規劃很難在天水圍建設基本的商業設施,區內經濟無從發展,居民必須跨區出外尋找工作,也相對需負擔高昂的交通費用,阿欣提及這些開發史與發展限制等因素,後續引致諸多如失業、家暴等社會問題,而天水圍因為層出不窮的社會新聞、家庭問題,社區形象變得較為負面,有人因此將天水圍比喻為香港的「悲情城市」。

21248516016_5c4179130a_z
圖1.天水圍社區住宅大樓外貌。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

就業、工作必須跨區外出這點使土地與人的關係並不深厚,「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的阿靚是1993年搬到天水圍,談及對天水圍社區的觀察與社區相關的組織工作,便從「人口搬遷」、「社會階級」作為切入點,因為人口流動性大,社區經營為主的組織工作在香港相對薄弱,就業問題讓工運、勞工等與經濟發展相關的組織發展較為緊密,這也是香港組織工作的縮影,且天水圍在2000年金融風暴後,規屋(公共住宅[3])又湧入許多移民,大量興建規屋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香港政府對此並無太多政策配套,使得目前居住在天水圍的居民必須面對居住階級過度集中,社區內住戶多為中下階層為主。在缺乏政府政策配套、生活生計民生問題未受到社會福利照護多重因素下,「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組織本位以「照顧」出發,目前著重在處理現況問題為主,機構工作主要有:剩食回收分享、照顧者政策倡議、永續社區建設等。

天水圍目前可說是全香港平均所得最低的地方,但商品卻因為配送、市場壟斷等因素,民生消費卻是全港最高,相較於中環、上環地區都來得高出許多,再加上前些年中國遊客自由行引發的民生必需品被掠奪,這種種因素讓阿靚認為,從解決生計問題出發,才可能進一步讓組織發展預防性、主動性的工作。舉「剩食回收分享」為例,有鑑於香港近年來商業化下的圖利行為讓浪費行為趨於惡化、瘋狂,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希望透過即期品、次級蔬果等回收機制,重建香港早年「有衣食[4]」的道德觀。計畫執行主要回收天水圍街市及企業過多或剩餘的食物,然後分發給社區中有需要的人,讓天水圍成為「人人有衣食」的社區,進一步再進行社區教育,將「惜食文化」推廣至各階層。

P1070073縮圖
圖2.阿靚在為大家介紹天水圍社區最近收到的即期品。

 

剩食回收計畫的推廣,背後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如何說服企業願意提供剩食?部份的企業對於這樣的回收機制仍抱有疑慮與擔心而不願意將食物提供給天水圍社區網絡,提及這部分,阿靚也有分享到香港部分連鎖速食企業為因應結束營業要銷毀的食物遭撿拾,會在其中加添加物阻止回收,且目前願意配合的企業、商家多數是因為將食物送至堆田區的成本高過於送至天水圍,而為降低運輸成本將這些即期品、次級品捐出,也顯示商家、企業的思維尚未跳脫經濟考量模式,這部分也是阿靚的工作團隊需要更進一步做到社會責任勸說,讓商家、企業能理解「剩食回收計畫」其背後的意義。

 

天水圍社區經濟計畫

為解決過去城市規劃不當及現今被財團壟斷的商業消費的生活模式,關綜聯目前在天水圍發起了「天姿作圍」社會企業,而關於關綜聯-「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是由18個民間團體所組成,包括:綜援人士組織、單親團體、勞工團體、婦女團體、殘疾團體、新來港人士團體以及地區基層組織而成,自1998年正式成立後,一直關注香港綜援政策及基層生活保障,致力反映基層市民的生活需要。關綜聯目前在天水圍成立了「天姿作圍」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使天水圍的家庭婦女可以走出家庭,除了照顧家庭外,能夠透過合作社的形式參與共同購買、以物易物(時分券)活動來減輕家庭生計,近期更進一步地透過農耕、食療課程等發展出了一套專屬於天水圍的經濟模式。

P1070118
圖3.天水圍社區經濟計畫使用的時分券

以物易物或是以勞動換取勞動的「時分券」在香港是已發展有一段時間的「社區經濟」概念,天水圍並非第一個推行的社區,社區經濟在香港推動目的,是期望建構以物易物平台讓物品價值透過時分券再定義,除了物品價值,另一方面期望能跳脫社會階級的框架讓勞動同價。阿縈說明,關綜聯在天水圍推行社區經濟計畫至今,會員數約有400多人,約30~50人是高密度勞動,約20~30人每月勞動,相對於天水圍的總人口數(約有29萬人)仍為少數,且目前操作仍需配合港幣成本計算,對於失業者也非全面性的幫助,但除了幫助弱勢能滿足生活必須、衣食的補足外,「時分券」這類的社區貨幣在天水圍運用至今,已逐步改變區域的勞動價值定義使其重新定位,讓每個人的勞動價值皆平等,另一方面也使人們開始重視物質的價值而非價格。

 

天秀墟

談及天水圍的社區經濟與規劃,阿縈也帶著我們實際走入社區來到「天秀墟」,天秀墟的成立目的主要原是要解決在天水圍內的非法市集-「天光墟」。因天水圍的低收入、高物價讓「無牌小販」應運而生,然而「無牌小販」在香港的官僚制度中無任何權利,只能接受不斷的打壓及清理,營業時間長期以來只能在食環署尚未開工的清晨時段,逐漸形成「天光墟」,然而食環署卻開始組成清晨突擊隊,不斷打壓天光墟的生存空間。透過民間團體的爭取,香港政府拒絕將天光墟合法化,但以便利公部門管理的思維為基礎,成立了現在位於天水圍天秀路公園旁的「天秀墟」並由東華三院以非營利的形式營運。談及天水圍內的小販、攤位,包括居民,多數仍希望能保留天光墟,兩個墟市相較下,不論是開市時間、交通、墟市位置加上社區民眾的消費習慣幾乎會往商場去,天秀墟成立至今,成果並不顯著。阿縈說,雖然天秀墟的人潮相對於商場或舊有的天光墟來得少,關綜聯仍有申請了一個攤位,主要銷售「天姿作圍」的家庭婦女生產品或推行時分券所生產的農產品,以提升社區內參與時分券勞動的動力以及社區婦女們的經濟自主。

在天水圍看見這些組織工作,都是需要長時間逐步累積的,不論是關綜聯的阿縈或是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的工作夥伴們對於地方的熱誠與努力,至今可以算是逐漸有些成果,像是社區的婦女們透過組織安排課程學習「食藥知識」、分享自家的私房食譜,甚至是還能有興趣班培養出寫詞作曲的能力進而培養女權知識,對於他們的未來成果是令人期待的。

 

[1] 圍村指由石牆包圍的傳統中國村落,用以防禦鄰近仇敵、盜寇和猛獸。圍村常見於珠江三角洲,住在村落裏的多是一個家族。香港的圍村多設在新界。住在村落裡的多半是一整個家族。

[2] 香港的私人屋苑是由私人業主所有,可分為有多幢式、單幢式或獨立房舍等,是可以自由買賣,屋價也會隨市場機制波動。一些豪華的私人屋苑或會設有會所、泳池等設施,有些還設大型商場或商舖。

[3] 公共住宅或公營房屋是政府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的住宅,通常由政府出資興建和擁有業權,以廉價金額出租或出售予居民,同台灣的國民住宅。

[4] 廣東話「衣食」是生計的意思。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