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川人街見習之旅~靜岡縣三島市

文/柳秀慧

  
從湧泉之城到髒亂之源

    靜岡縣三島市人口約十一萬四千人,是擁有許多自然湧泉的城市,而這些湧泉的水源則是來自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相傳流經三島市市中心的源兵衛川是開鑿於奈良時代的農業灌溉水道,全長1.5km,其源頭是位於三島車站南出口約5分鐘路程的「樂壽園小濱池」,早期居民的生活與這條河流緊緊相繫,是小孩戲耍、婦女洗衣、傳統習俗「濱降」舉辦的地方。

    但到了1960年(昭和30年代)之後,日本開始經濟高度成長期,工廠作業對地下水的汲取,環境建設大量的混凝土覆蓋了土表導致雨水無法滲透,家庭廢水的排放等等,不僅讓源兵衛川水量減少,同時水質也急速惡化,原本與居民息息相關的河流,成了大家不願靠近的髒亂之地。

轉折點~整合工作(grand work)

    1992年9月三島市的八個市民團體以河流再生及活化水岸環境為目標成立了「整合工作三島執行委員會」,該會主要是受到英國grand work 的協力。整合工作(grand work)為1980年開始於英國時施之新社區營造政策,此政策一改以往由政府主導之社區營造,而委由連繫政府、居民、企業促成合夥關係的民間團體進行社區營造,導出居民與企業的構想及能量,以期能結合這些力量讓地方再生。

    而致力於「合夥(patnership)組織」為主體的社區活化及開發計畫,並非僅止於英國,還擴及歐盟,由國家或歐盟直接供給支援資金的計畫也正在擬定中,此計劃的國家或歐盟支援必須由「合夥(patnership)組織」提出申請,至於支援組織的評選則針對該「合夥(patnership)組織」的計畫進行審查及監督。

    整合工作(grand work)的機能為促成居民、企業、政府三方的合作,三島整合工作組織扮演仲介的角色,在擬定計畫前花2-3年的時間,與當地居民進行討論並安排課程或讀書會,讓居民了解相關議題,然後必定要求鄉代表會提供經費。如果地方居民未達成共識經費將無法提撥,由此可看出地方意識以及共識的達成受重視的程度。

    整合工作組織在地方上扮演以上所述之角色,並且結合政府與企業的力量,進行有別於行政主導之全新的社區營造運動。(「川人街~活用河川的社區營造」,財團法人水岸整備中心編著,文:吉村伸一,譯:李宜欣)

    「整合工作三島執行委員會」於1999年接受NPO(非營利事業團體)的認證,從當初的八個團體至今已增加至約二十個團體,參與委員會的團體皆是三島市內理念相同關心環境保育的團體。目前「整合工作三島執行委員會」共有專職工作人員12人,決策過程為理事會決定大方向,平常事項由工作團隊於工作會議中決定即可。其經費來源有:一、三島市政府(所佔經費比例較少)  二、企業贊助(過去主要經費來源)  三、中央政府補助(近年得到十億日圓補助計畫,計畫目的為協助其他地區推動grand work,因此有較多的經費可聘用專職人員)。

    「整合工作三島執行委員會」的理事小松幸子女士認為grand work就是將一群原本各做各的人透過GW變成大家一起做一些事,而grand work有三個關鍵項目:一、居民行動二、夥伴關係(公部門、居民、企業)三、環境創造。因此「整合工作三島執行委員會」從環境保育開始又逐步發展到社區營造與人的營造。近年並於三島市樂壽園附近租用店面開設「三島街中咖啡」,除了販賣咖啡、餅乾外,同時販售附近農家之蔬菜,店旁並設置一空間可供開會、上課使用。在近郊處亦開設「農村咖啡」,主要想推動城鄉交流工作,目前已有販售蕎麥麵,同時做為整理農家蔬菜之場所。好奇詢問為何協會想推動城鄉交流,小松幸子女士回答:grand work重視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農村咖啡」不僅可以幫助在地的農民,也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媒介。

積極的志工參與

    參訪當日,「整合工作三島執行委員會」派了三位導覽志工前來,小松幸子女士、佐伯先生與菅野先生,同時GW專職工作人員山田小姐也先出現與大家打招呼後才離開。此次由於參訪人數過多(38人),因此分為兩個導覽小組,筆者參加由小松幸子女士負責帶領的小組,小松幸子女士是一位綁著兩條辮子,笑容滿面,朝氣十足的歐巴桑,更厲害的是英語導覽也毫不含糊,不過英語很含糊的我們還是由宜欣老師辛苦的幫忙全程中日文翻譯。另一組的黃世輝老師問了一個很妙的問題:為什麼只分了兩個小組參訪,卻需要3位志工導覽呢?原來年紀最大、最有威嚴的導覽志工負責維護交通以及防止脫隊情形發生。這真是用心的安排,也讓我們又學到了一招。

    目前「整合工作三島執行委員會」約有20名解說志工,並且正在漸漸增加中,志工來源為社區居民。志工的培訓課程內容,大概是安排生態、河川等不同的主題上課,完成課程的志工可得到志工培訓結業證書,之後會安排新志工參與辦理小朋友觀察營等活動,給與新志工練習解說的機會。此次參訪過程中剛好遇上協會正在辦理「導覽解說員第七期培訓」的戶外探勘課程,此次培訓招募到12位志工,培訓課程內容除了安排多場的晚上室內講習會,另有4天的現場探勘行程。當天的相遇剛好是戶外課程的最後一天。

導覽~美好的自然體驗加上些許的人情味

    當日(2010.8.19)的導覽行程,一開始在樂壽園下車後,先至白瀑公園,公園內植有許多高大櫸木,清涼宜人,地面佈滿火山爆發後的熔岩碎片,公園內有多處來自富士山融雪的湧泉。白瀑公園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過去此處是三島市的一個很大的泉水池,大量的泉水像瀑布一樣的流下來而被稱為白瀑。

    之後拐了幾個彎到了源兵衛川旁,河面上用石頭或木板鋪著供行走用的棧道,及膝的透明河水中大人、小孩、小狗都玩的不亦樂乎,赤腳步入河中,來自富士山的冰冷河水讓人透清涼,真是令人羨慕的生活好所在。而源兵衛川能保有如此清澈乾淨的水流,其中一向很重要的措施即是廢水及雨水之水道均與其分流處理。但在台灣能做到廢水分流已很不容易,更別提雨水也要分流了。

    途中經過一家小鋪「潺潺流水一服處」,原來是旅遊諮詢服務站,站內人員貼心的為每人奉上一杯茶,還贈送了書籤、扇子等紀念品,站內並提供導覽簡介免費索取,但同時亦有販賣少量的當地特產。導覽過程還遇到當地熱情的居民主動打招呼,詢問來自何處,一聊之下,原來上週她才剛從台灣旅遊回來,更是備感親切,一路上小松女士不斷遇到熟人打招呼,很有社區一家的感覺。

    導覽最後一站是三島梅花藻復育池,三島梅花藻是在樂壽館的小濱池裡被發現,因其外型與梅花相似,故以此命名。三島梅花藻只能生長於冷冽乾淨的流水中,開著可愛的白色小花,花期約在5-9月。不過三島自然生長的梅花藻已經滅絕,現在三島市的梅花藻是從柿田河移植過來重新復育的。

行程之後,實踐的開端

    匆匆的半天導覽,未能有機會與「整合工作三島執行委員會」做更多的對話討論,實在可惜,相信看到源兵衛川營造成果的朋友都深受感動,對於公部門、民間及私人企業如何攜手合作創造雙贏,亦還有許多的期待與疑惑需要再釐清,此次的行程或許只是靈感的啟發,未來如何運用在各自社區工作中,相信我們可以嘗試在實踐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的答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