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溪實習心得報告

文/蔡文凱
97年就有到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實習的計畫,因執行勞委會多元就業計畫,實習的計畫
因此暫緩。原以實習計畫就此打住,但是在98年暑假後又提起實習這件事,後來決定還
是到東港溪1個月,但是最後卻是花了近2個月的時間。
其實在決定這件事之後,雙方沒有很多的討論時間,只經過一次的組織拜訪,就我觀察
,對於為何要教換工作人員這件事,仍有許多工作人員搞不清楚吧!
到東港溪之前,自己在網路上搜尋一些相關資料,當作對東港溪這個組織的瞭解,並且
擬定一下自己到東港實習的目標。當初設定的議題有三項:
1.田野調查
2.如何操作河川的議題
3.社區營造—與社區的溝通、與師資的溝通
希望能就這三個議題去瞭解東港溪的操作模式。
實際到東港溪保育協會之後,發現有很多事情是無法預期的。
東港溪的業務十分的龐雜,北門社大的業務則是相對單純。東港溪每個工作人員都有專
項負責的業務。我到協會時並沒有被指派任務,先協助斐培的業務,並一旁觀察。
當時第一個協助的計畫是『屏東縣88水災論壇暨行動工坊』。當時並不清楚東港溪的活
動操辦流程,以往社大在操辦活動的時候都會召開很多會議協調事項,但是東港溪的部
份多是由儷嬅直接和計畫負責人討論,鮮少所有工作人員進行討論。也許個別的討論更
能抓住問題的核心吧!總之這和社大是十分不同的。
我負責當日的場佈和場外的事項調度,雖然當天有些手忙腳亂,不過大致上工作項目都
有人能支援,活動也算順利,可惜的是下午世界咖啡館討論時多數的工作人員並沒有辦
法參與討論,是可惜的地方。活動結束後並沒有一個正式的檢討會議,這也和社大不同。
活動的籌辦過程中見識到東港溪在地耕耘的實力,從資源的連結、組織拜訪、組織間的
串連,然後利用活動籌辦的同時與合作單位建立良好關係,活動本身也許不是盡善盡美
,但是作為88水災後,各組織的初步連結是有功效的。
社區參與部份
東港溪承接屏東縣的社造中心,輔導的社區包含山地部落、客家聚落、閩南聚落等,每
次去社區時都會有輔導委員,針對社區在執行案子的困難或是修正方向提供建議,也會
討論未來社區要進行的計畫。因為承接社造中心,會有一些社區主動尋求協助,有時東
港溪就會搭配暑期田野調查,進行社區資源的調查。這兩個月,跟著協會到許多社區去
作拜訪,大部分的社區都是今年度申請文化處計畫的單位。
我覺得:在社區這方面,東港溪成功扮演資源轉介的角色,協會本身有師資人力,當社
區有需求時可以轉介老師給社區。輔導老師都能提出中肯得建議,並協助問題解決。與
社區的信賴關係就此建立。
實習設定的三個項目,基本上只有『社區營造—與社區的溝通、與師資的溝通』有時直
上的接觸。田野調查只在暑期進行,不過也得到承諾,如果我們有需要,可以請東港溪
的人員協助。至於河川的議題,目前東港溪以林邊溪為主要的訴求,上游的人工湖滯洪
設施、下游養殖漁業的出路等,都是他們關心的。對於這方面的操作細節就沒有涉略。
自己設定再東港溪實習能提供的貢獻
1.擴大自己的視野
2.學習如何與社區進行對話,所學能進一步運用到北門地區。
3.學習田調的基礎方法,有助於建立北門社大海岸監測的機制。
4.自己在社區大學的工作經驗,能與東港溪協會作交流,提供幫助。
能有效運用的只有1、2項,未來作組織教寮時也許能將地4項田野完成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