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廢魚塭的出路,漁夥部落找希望

高有智/媒體工作者

在台十七線公路上,隨著養殖漁業的式微,養殖戶後繼乏人,昔日沿線常見虱目魚養殖魚塭的榮景,有些早就廢棄,如今僅剩荒煙蔓草,然而,在台南七股的篤加社區,一群關心環境的北門社大人和社區居民,默默推動「社區協力魚塭」的實驗方案,兼顧環境保護與休閒產業發展,希望為漁村小鎮找到出路。

週日的清早,天空飄落綿密雨絲,顧不得全身打濕,為了迎接我們的採訪,篤加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邱英哲和北門社大的年輕夥伴精神抖擻,穿戴青蛙裝準備下水,親自示範拉網撈魚。這是一片閒置魚塭,也是邱英哲的家傳魚塭,如今成為實驗場,打造全台第一個協力魚塭的地點。

「這裡兩個月沒下雨了,天神特地下雨洗路,」豪爽熱情的邱英哲,臉上堆滿笑容,他形容這場雨是歡迎我們前來,或許也是為協力魚塭開啟序幕。

篤加聚落居民以養殖為主,過去築岸為塭,早期盛產虱目魚,如今則以全雌烏魚(烏魚子)養殖為大宗,養殖面積超過一五0公頃,也是全台灣最大的全雌烏魚養殖專區,年產值超過新台幣一億元。

邱英哲的父親留下兩公頃的魚塭地,他和弟弟都是公務人員,早已不靠養魚為生,下一代更是毫無興趣,邱英哲的兒子甚至說:「養魚人家都是曬到黑嚕嚕,我才不想養魚啊!」邱英哲一方面不忍心孩子辛苦,也希望下一代可以按照自己的性向發展,一方面又捨不得家傳的魚塭廢棄,夾在左右為難,苦思不得其解,北門社大的創意念頭,讓他點燃了希望。

北門社大長期關心在地的環境議題,社大主任柳秀慧說,環境與在地居民的生計息息相關,無法切割,從去年起,推動生態養殖的課程,希望找到兼顧養殖產業與生態環保的模式,今年則進一步推展協力魚塭的模式,參考宜蘭穀東俱樂部等社區協力農場的運作模式,希望能應用到養殖魚塭。

這個實驗方案就這樣慢慢拓展,他們自稱為「漁夥部落」,希望尋找關心養殖漁業的夥伴,點燃傳承的「餘火」。初期資金採取「認股制」,開放認購二十股,每股一千兩百元,總共籌資兩萬四千元,支付魚苗、蝦苗、飼料和電費等開銷,預計四月清明節過後放養魚苗。認股夥伴除了社區居民,也有不少社大參與,包括北門、旗美、新化、文山和蘆荻等,橫跨台南、高雄、台北和新北等地。

雖然邱家的魚塭還沒有放養魚苗,但裡頭還有不少過去捕撈剩下的虱目魚,北門社大的年輕工作人員合力拉網抓魚,七手八腳撈起二十幾尾,整齊鋪在椰子葉上,銀鱗耀眼,展現漁家風情與樂趣。

邱英哲熟練地拿著魚刀,順著魚肉紋裡,從背部、腹部切開肥美的魚體,仔細解說每個部分的肉質與用途,如同在課堂授業的教授,臉上展現驕傲的神情。他說,目前經營模式尚未計入租地和人工費用,認股的夥伴除了可以參加體驗活動,未來每股可以獲得六百元的魚貨。透過實務運作的經驗後,可以清楚掌握成本和收益,未來在各地複製這樣的產業模式。

「這是互利合作,各取所需的新模式,」邱英哲表示,雖然養殖漁業逐漸凋零,魚塭也荒廢,許多漁民依舊掌握養殖技術,另一方面,都市人離土地越遠,假日也缺少親子活動的去處,協力魚塭可以提供漁民和都市人所需,轉型發展觀光休閒產業,鮮魚還可以交給社區媽媽料理或加工,創造在地工作機會,都市人也可以吃到營養健康的魚。

這是養殖漁業的新創意,其實也是找回昔日的產業文化。柳秀慧說,過去七股一帶的魚塭養殖,本來存在「長(口年)」的工作,由一群老闆共同出資,聘僱長(口年)管理魚塭,如今只是擴大連結社會資源,協力魚塭未來也推動「生態養殖」的觀念,期待養殖不只是賺錢,還有更多社會與環保的價值。

荒廢魚塭找到了新生的契機,未來的路依舊漫長,但已經跨出了一小步,改變也就此開始。

發佈留言